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52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β-胡萝卜素羟化酶(beta-carotene hydroxylase,BCH)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限速酶,为获得烟草β-胡萝卜素羟化酶2(NtBCH2)基因序列,采用同源克隆法从烟草中分离NtBCH2的基因组DNA序列,基因登录号为JX101477。结果表明:1)同源克隆法从烟草中克隆出NtBCH2基因,NtBCH2基因组DNA全长2131bp,cDNA为1 083bp,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2)NtBCH2蛋白有30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4.79kD,具有7个糖基化位点,11个磷酸化位点,4个跨膜域。3)系统发育树与BLAST分析表明,NtBCH2是番茄的SlBCH和辣椒CaBCH2的同源基因;GENEVESTIGATOR数据库芯片结果表明,NtBCH2在幼嫩的茎和子叶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3.
4.
By using 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 based homologous cloning strategy, we hav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e genomic and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s of a gene encoding typical DFR (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 from black-seeded Brassica campestris L. var. oleifera DC.. The gene, designated BcDFR here, is 1 722bp in length and harbors 5 introns with typical splice sites of plant DFR genes. BcDFR cDNA is 1311bp in length with a 1 158bp ORF as well as a 25bp 5‘ UTR and a 128bp 3‘ UTR. The encoded BcDFR protein is 385 aa with a calculated Mw of 42.85kD and a pI value of 5.55.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is gene share extensive homologies to plant DFR genes of wide origins especially high similarities to Cruciferous DFR genes. Sequence analyses such as phylogenetic analysis, conserved domain search and substrate specificity region detection all indicated that BcDFR gene is a quite potentially biofunctional gene. Its cloning enables us to further dissect the possible relatedness between DFR gene and Brassica seed coat color traits and to create transgenic novel yellow-seeded rapeseed germplasm through antisense- or RNAi-suppression of DFR gene expression in black-seeded elite cultivars.  相似文献   
5.
交流电量测量是水电站自动化中的基本环节。文章作者在湖南省嘉禾县调塘水电站实现微机监控系统中研制了基于8098单片机的交流采样,通过初步调试证明:用微机来直接采集交流电量可使系统结构得以简化,采集数据稳定性及精度均较高,便于现场调试,可以充分利用8098芯片的功能,满足中小型电站测量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烟草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寻找烟草各个组织总RNA最佳的提取方法。【方法】以烟草K326的根、茎、叶、蕾、花和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试剂盒法、Trizol法和CTAB法提取烟草6个组织总RNA进行对比。【结果】烟草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有所不同,试剂盒法和Trizol法只能提取出根、茎、叶、蕾和花的总RNA,而不能提取种子总RNA;CTAB法能提取出6个组织的RNA。3种方法提取的RNA质量好,均能满足RT-PCR以及后续实验的要求。【结论】试剂盒法较Trizol法和CTAB法简单、快捷,适合于烟草除种子以外其余组织总RNA快速提取,CTAB法适合烟草所有组织总RNA提取。  相似文献   
7.
将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理论运用我国粮食主产区,在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基础上对粮食主产区内各省份的农业灌溉节水潜力进行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求取的各省节水潜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提高节灌率后,各省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有提升,但粮食主产区内南方各省工程节水潜力强于北方,且节水潜力主要是毛节水量;在发展节水灌溉的同时,应联系各地区实际情况,将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节水措施相结合,从而确保粮食安全,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玉米病害环境监测系统,笔者设计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云服务层和应用层的4层架构。在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玉米病害环境的温湿度、降雨量、风向风速、光照强度和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在传输层中使用4G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云服务层中,基于四川农畜育种攻关云服务平台,应用数据库技术、云服务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最后,在应用层采用B/S模式实现数据展示服务。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采集、稳定传输和安全存储数据,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它能够为玉米病害研究课题组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想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是必要途径。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村居民富起来,还要农村居民幸福起来。增强农村居民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重要支点。本文从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发,以习近平同志的乡村振兴系列论述为指导,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基准,查找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思路。为地方政府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脑皮质中VDAC1表达和皮质神经元凋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1,VDAC1)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SD大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8只)和SAH组(n=90,下设SAH后6、12、36、48、72 h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8只).采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应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SAH后不同时相点VDAC1在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SAH后不同时相点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结果 大脑皮质中VDAC1表达,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质水平,在SAH后12 h均明显增加[mRNA(2.40 ±0.19),蛋白(1.14±0.08)],于36 h时表达达最高峰[mRNA( 3.40±0.65),蛋白(1.72±0.22)],于48 h开始下降[mRNA( 1.94±0.30),蛋白(0.97±0.07)],至72 h时基本恢复正常(P>0.05).TUNEL法检测显示大鼠SAH后12 h,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开始增加,36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P<0.05),72 h时降至正常(P>0.05).结论 SAH后不同时间点VDAC1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神经元凋亡发生、发展的时相性是一致的,提示VDAC1可能通过细胞凋亡途径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