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三杂交鲤是利用单交种——镜荷鲤F_1(?)与德国镜鲤(?)杂交所得。通过两年的试验证明三杂交鲤具有体型好、生长快、肉味鲜美、肉质坚实,含肉率高、抗病力强和较易起捕等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三杂交鲤比其它鲤鱼增产效果显著。在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体现出比单交种——镜荷鲤更强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2.
吴瑞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18-12919,12948
[目的]探讨卡拉白鱼在辽宁地区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方法] 2012年开始在辽宁省铁岭养殖基地进行卡拉白鱼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试验.[结果]引进卡拉白鱼种鱼400对,催产后人工繁殖的仔鱼经过110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6.65 cm,平均体质量达3.10g;春片经过135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到14.50 cm,平均体质量达到28.50 g.在0.18 hm2池塘投入3龄苗种1.0万尾,经过132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23.80 cm,平均体质量达123.90 g,出塘商品鱼的产量为6 600 kg/hm2,出塘率为96.0%,饵料系数1.8.特定生长率(SGR)和日增重(AWG)在6~8月较高,主要是因为适宜的水温、水质环境和合理的投饲方法,3龄即可达到100 g以上的食用标准.[结论]卡拉白鱼在6~8月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3.
南方大口鲶夏花培育阶段适宜饵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鲶业的兴起,南方大口鲶(SilurusMeridtonalischefi)由于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嫩无细刺、广温耐寒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名优养殖对象。在北方地区,随着市场驱动,施苗尤其夏花苗种供不应求。虽然大口鲶的繁殖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培育苗种的饵料直接影响它们的成活率。本文主要对大口鲶县花培育阶段的适宜饵料及投饵量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苗种成活率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1998年9月6日从长江水产所空运试验鱼4日龄水花10万尾。2苗种培育池本试验场两个50m‘圆形水泥地。3.增氧设施170w空气压…  相似文献   
4.
野生与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斑鳜肌肉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养殖斑鳜,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与养殖斑鳜相近;野生和养殖斑鳜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野生斑鳜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0.89%和27.18%,养殖斑鳜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35%-32.35%,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8.68%-28.69%;野生斑鳜、杂鱼喂养以及人工饲料喂养斑鳜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2.04、77.03和70.04,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野生与养殖鸭绿江斑鳜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Val和Ile;野生斑鳜脂肪酸中EPA和DHA含量分别为4.18%和2.61%,明显高于养殖斑鳜同种脂肪酸的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鸭绿江斑鳜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采用流水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雷氏七鳃鳗变态前后及以规格为标准分类的大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成鳗大)、小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成鳗小)、大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大)和小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小)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成鳗大(8.59g±0.20 g)、成鳗小(5.42 g±0.10 g)和幼鳗小(5.27 g±0.17 g)的耗氧率存在昼夜变化;其中成鳗大的最高耗氧率(0.167 mg/g.h±0.022 mg/g.h)、最低耗氧率(0.035 mg/g.h±0.003 mg/g.h)与成鳗小的最高耗氧率(0.192 mg/g.h±0.036 mg/g.h)、最低耗氧率(0.051 mg/g.h±0.016 mg/g.h)均出现在8:00和16:00;幼鳗小的最高耗氧率(0.119 mg/g.h±0.027 mg/g.h)和最低耗氧率(0.038mg/g.h±0.013 mg/g.h)分别出现在18:00和14:00。在1~20℃时,雷氏七鳃鳗的耗氧率与水温呈正相关,成鳗大(10.45 g±0.13 g)的关系式为Y大=0.0254X0.9115(R2=0.8516),成鳗小(4.65 g±0.07 g)的关系式为Y小=0.0272X0.9406(R2=0.8840);而幼鳗小(5.92 g±0.05 g)的耗氧量、耗氧率随着水温的升高,呈波浪式上升。在1~15℃时,成鳗大(10.67 g±0.18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降低,其关系式为Y大=0.2224X-0.3945(R2=0.9710),在15~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上移,窒息点曲线呈"V"字型;在1~10℃时,成鳗小(5.46 g±0.12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上升而降低,关系式为Y小=0.4427X-0.6561(R2=0.8866),在10~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1~15℃时,幼鳗小(5.74±0.83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降低,在15~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关系式为Y幼=0.3008X-0.4003(R2=0.8581)(P〈0.05)。体质量不同的成鳗大(10.10 g±0.13 g)与成鳗小(4.79 g±0.08 g)的耗氧量差异显著(P〈0.05),而耗氧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不同的幼鳗大(7.60 g±0.15 g)与幼鳗小(4.79 g±0.09 g)的耗氧量和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鸭绿江水系唇鱼骨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鸭绿江水系唇鱼骨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5.45±0.64)%、(19.10±0.28)%、(3.70±0.71)%和(1.30±0.03)%。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肌肉鲜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8.71±0.23)%,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61±0.11)%和(6.91±0.21)%,鲜味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2.95±0.01)%;鸭绿江水系唇鱼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0.6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78.82%,氨基酸平衡效果较好。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其主要有3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中PUFA含量最高为(45.17±1.51)%,PUMA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分别为DHA、花生四烯酸、EPA、α-亚麻酸、二高-γ-亚麻酸、顺,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和DPA。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得出,碘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锌、铁、铜、硒和锰。研究表明,鸭绿江水系唇鱼骨是一种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的经济鱼类,具有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7.
0.367hm^2池塘放养规格为20g的黄颡鱼鱼种。密度16.36万尾/hm^2经150d饲养.平均规格100g;产量15545.45kg/hm^2;饵料系数1.7;利润11.0万元;投入产出比1:2.16;出塘率95.0%。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渐提高,而现代的生活方式将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在家中饲养水生宠物、节假日外出旅游、垂钓,是人们贴近大自然,放松紧张心情,陶冶性情的理性选择。观赏渔业、观光渔业、垂钓渔业是休闲渔业的三方面内容,休闲渔业作为一种产业被誉为当前的朝阳产业。可以预见,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为满足城镇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唇(鱼骨)的选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测量了31尾2龄唇(鱼骨)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头长(X4)、吻长(X5)、眼径(X6)、眼后头长(X7)、尾柄长(X8)、尾柄高(X9)、头高(X10)和体质量(Y)等11个形态学指标.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2龄唇(鱼骨)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并建立了估计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全长(X1)和体长(X2)是影响体质量(Y)的主要形态性状,其通径系数分别为-0.432 9和1.322 1,体长(X2)与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最大(0.859 7);建立了体质量(Y)与全长(X1)和体长(X2)关系的回归方程:Y=-24.866 9-1.394 5X1+5.608 1X2.[结论]该回归方程可用于唇(鱼骨)的种苗选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虹鳟受精卵第一次卵裂进行观察,且利用热休克和静水压处理受精卵,诱导四倍体。其结果显示,静水压诱导效果较好,在受精后8h进行诱导四倍体的出现率最高,达到25~28%。热休克诱导未出现四倍体。受精卵在受精后400min(积温43.5℃.h)处于第一次卵裂前期,受精后490min(积温52.5℃.h)处于第一次卵裂中期,受精后640min(积温66.8℃.h),处于第一次卵裂后期,670min(积温69.3℃.h)处于第一次卵裂末期,700min(积温71.8℃.h)以后形成卵裂沟,并穿过整个受精卵,产生两个均等大小的两个卵裂球(blastome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