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虾池混养的生态学原理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对虾养殖业采用的几种混养模式,包括混养大型藻类,混养底栖生物和滤食性生物,以及多种类混养模式的生态学原理,并对几种混养模式的现状和混养的前景及优缺点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群落生态法进行方斑东风螺生态育苗试验。在完全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后,对水体进行曝气还原,以微藻与有益菌组建新的生态群落。亲螺培育过程以蟹肉为主,单胞藻类为辅,并进行流水培育和阴干刺激,孵出面盘幼虫1260×10^4个,幼虫培育密度8.23×10^4个/m^3。从面盘幼虫至稚螺培育期间,投放“饲倍速”活菌0.2-2.0×10^-6,幼虫变态后投喂蟹肉为主,单胞藻类为辅;稚螺培育池底不铺沙。经50天时间,培育螺苗201.6万粒,规格9000-10000粒/kg,单位面积产苗10566粒/m^2,成活率16%。  相似文献   
3.
文蛤是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暴发性死亡病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对养殖文蛤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主要病害的病原体与致病症状、流行规律、组织病理学、检测与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2019年9月12日,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出现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大量发病,经检查,是小瓜虫暴发。海水小瓜虫学名刺激隐核虫,在海水鱼养殖生产中,每年均有养殖鱼类感染,给渔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经过了多种治疗手段的尝试,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在连续低气压、海水溶氧不足、水体有机质含量上升的环境条件下鱼体更容易感染小瓜虫病。小瓜虫一般附着在养殖鱼体的鳃(图1)和皮肤上.  相似文献   
5.
藻类食物对轮虫群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分析凡纳滨对虾HSP10基因,为研究其在寒冷耐受过程中发挥调控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索EST库获得凡纳滨对虾HSP10基因序列,再通过RACE-PCR扩增获得凡纳滨对虾HSP10基因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HSP10基因的组织表达及低温胁迫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凡纳滨对虾HSP1基因cDNA全长720 bp,包含30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2个氨基酸.以各物种的HSP1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能较好反映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HSP10mRNA在各组织中呈遍在表达,其中以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低温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HSP10mRNA在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的各组织中均呈下调表达,当处理温度降至13℃,其在肝胰腺中表达量降至最低.[结论]凡纳滨对虾HSP10在结构和进化上较保守,其mRNA表达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可能在寒冷耐受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f/2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Ⅱ)、Zn(Ⅱ)和Pb(Ⅱ))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条件下,3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当Cu(Ⅱ)浓度为0.1 mg/L、Zn(Ⅱ)和Pb(Ⅱ)浓度为0.1~1.0 mg/L时,能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长;Zn(Ⅱ)和Pb(Ⅱ)浓度为10~50 mg/L时,牟氏角毛藻能维持一定的速率生长;Cu(Ⅱ)浓度为1~50 mg/L时,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8.
卵形鲳鲹线粒体COI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源物种线粒体序列的同源比对,在C0I基因上下游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COF/COR.以卵形鲳鲹肌肉总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特异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和比对证实该片段包含了卵形鲳鲹线粒体COI基因完整编码区1551bp.对5个个体分别测序后比对,发现卵形鲳鲹COI基因DNA序列在钦州湾种群个体间至少存在7个变异位点,使5个个体分别具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将卵形鲳鲹种内不同个体及鲹科其他物种的COI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对结果构建鲳鲹科各物种的系统进化树,支持鲹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师)亚科,鲳鲹亚科,鲹亚科)的分类系统.通过COI基因遗传距离计算发现,卵形鲳鲹种内不同地理种群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1 ~0.005,显著低于Hebert等所推荐的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2%,而鲹科不同物种间遗传距离大于0.044,与形态学分类一致,说明COI作为卵形鲳鲹DNA条形码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VP28蛋白鸡源抗WSSV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鸡源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卵黄抗体(IgY),利用WSSV毒株及其衣壳蛋白VP28制备成2种不同的疫苗,并分别免疫接种健康蛋鸡群,使鸡群产生不同的IgY,经病毒中和试验证实,2种IgY均有明显的抗WSSV效果,其中WSSV粗提液1∶1000倍稀释时,WSSV灭活苗免疫蛋鸡产生的IgY对南美白对虾的保护率为61.7%,重组VP28疫苗免疫蛋鸡产生的IgY保护率为48.3%;而WSSV粗提液1∶10000倍稀释时,WSSV灭活苗免疫蛋鸡产生的IgY保护率为85.0%,重组VP28疫苗免疫蛋鸡产生的IgY保护率为7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分析凡纳滨对虾HSPIO~因,为研究其在寒冷耐受过程中发挥调控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索EST库获得凡纳滨对虾HSPIO~因序列,再通过RACE—PCR扩增获得凡纳滨对虾HSP10基因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HSPIO基因的组织表达及低温胁迫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凡纳滨对虾HSP10基因cDNA全长720bp,包含30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2个氨基酸。以各物种的HSP1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能较好反映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HSPIOmRNA在各组织中呈遍在表达,其中以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低温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HSPIOmRNA在低温处理凡纳滨对虾的各组织中均呈下调表达,当处理温度降至13℃,其在肝胰腺中表达量降至最低。【结论】凡纳滨对虾HSP10在结构和进化上较保守,其mRNA表达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可能在寒冷耐受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