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496篇
农学   273篇
基础科学   199篇
  209篇
综合类   1698篇
农作物   204篇
水产渔业   240篇
畜牧兽医   1094篇
园艺   382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3.
根据黑龙江省各口岸进口俄罗斯木材总体变化趋势,梳理分析了全省2011~2017年进口俄罗斯木材疫情截获总体情况,其结果表明:全省进口俄罗斯木材害虫截获数量和种类近年来趋于稳定,且略有增长。对外来林木害虫给黑龙江省林业造成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开展讨论的同时提出黑龙江省外来林木害虫疫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临泽县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临泽县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为从根本上解决临泽县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5.
6.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衰老由内源遗传发育信号和外界环境胁迫所启动,是一个非常复杂有序的调控过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是脱氢酶的辅酶,在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以及呼吸链等代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水稻NAD生物合成参与调控沉默信息调控因子Sirtuins的生物活性、组蛋白H3K9去乙酰化、植物激素茉莉酸(JA)和叶片衰老。本文综述了有关水稻叶片衰老的细胞生理特征、Sirtuins酶活、NAD生物合成以及水稻早衰的OsSRT1-NAD调控途径和OsSRT1-Me OH-JA调控途径,以期阐明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为高产育种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山楂和黄芪对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了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山楂和黄芪后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选择2~4胎次健康围产期(产前21 d—产后21 d)荷斯坦奶牛45头,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和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头·d)和300g/(头·d)山楂和黄芪(山楂与黄芪1∶1)。分别在产前21 d(-21 d)、产前7 d(-7 d)、分娩当天(0 d)、产后7 d(+7 d)和产后21 d(+21 d)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浆,测定各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蛋白质指标方面,+21 d时,B组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44.10%,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66.16%;钙磷指标方面,+7 d时,B组钙含量极显著升高47.28%,+21 d时,钙含量显著升高41.67%、磷含量极显著升高33.57%;脂肪指标方面,+7 d时,C组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27.16%,+21 d时,B组极显著下降34.38%;能量指标方面,0 d时,B组和C组葡萄糖含量分别显著升高24.49%和23.72%,+21 d时,B组酮体含量显著下降25.93%;免疫指标方面,-7 d、0 d、+7 d和+21 d时,B组和C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B组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综上,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100 g/(头·d)山楂和黄芪(1∶1)时能调节产后奶牛脂类、蛋白质和钙磷代谢,减轻产后能量负平衡,降低产后酮体水平,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今年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 ,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即将加入 WTO,“入世”后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农业机械化也不例外。面对农机化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农机行业必须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准确地找到新时期农机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无论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 ,都离不开机械化手段 ,这就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加大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工作量 ,更增加了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伴随着农…  相似文献   
9.
10.
JDL3 0 6 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是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开发的新型机型。为大豆收获研制了低割仿型挠性割台 ,解决了大豆收获一大难题。1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该机为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发动机功率 48KW ,割幅 2 .75m ,喂入量 2 .4kg/s,总损失率≤ 1 .5 % ,脱粒装置形式为切流式 ,滚筒长度 1 70cm ,直径 5 5cm ,清选机构为风选式 ,清选面积 1 .75m2 ,粮箱容积 1 .6m3 ,外形尺寸 (运输状态 ) 6 .3× 3 .2× 2 .7m ,整机重量42 0 0kg ,行走速度 1 .1— 1 8km/h。2 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