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4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校园景观与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的学术氛围与文化传承。在校园景观更新的热潮下,其景观评价模式值得研究。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16项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对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发现,昆明理工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尺度较大,缺乏地域特色,植物层次性有待加强。通过量化的评价方法,旨在为今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升级提供一些数据和思路,乃至为同类大学的校园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持和改善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当前城市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已开展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阶段国内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和统一;价值估算以部分绿地类型为主,且多以短期的观测指标为依据,缺乏长期全面的监测。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造成的,基于分析结果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年和2009年2个时期的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的解译结果,分析研究区近1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并结合气象数据,探讨景观格局在气候背景下的演变规律,揭示生态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0年来研究区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还是呈退化趋势,表现为水域及低湿地草甸的大量减少和低地盐化草甸的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加上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持续的干旱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差,农牧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限制或取消引起生态退化的各种干扰因子,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昆明市捞鱼河(昆工段)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随机选取13个典型样地及1个对照点,按照全遮阴、半遮阴、无遮阴3种类型,观测不同空间冬季微气候的日动态变化特征,采用舒适指数来评价不同要素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2分析各景观设计要素、小气候因子与人体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是影响户外小气候环境的直接因素,3种遮阴类型中,无遮阴空间小气候效应与全遮阴、半遮阴空间差异显著;全遮阴与半遮阴空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湿度上。2)在冬季,人体舒适度与天空可视因子(SVF)、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和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温率、增湿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样点与水体的距离无明显相关关系,无遮阴空间舒适度最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景观优化建议,以期为昆明市“美丽河道”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军  魏雯 《广东园林》2019,41(3):84-87
以昆明翠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应用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从游人心理角度出发对公园冬季景观进行评价。选取20个评价因子,将其分为5个等级,在翠湖公园内随机采访100个游人,通过他们在公园内的感受相应打分评价。最后收回问卷并统计。结果表明:在选取的20个评价因子中,游人对景观和谐度、氛围度、愉悦度、景观活力度、季节性和空间感评价较高;而对落叶植物占比、特色植物占比、幽静度、变化度和休闲娱乐评价较低。基于游人对翠湖公园冬季景观评价,得出公园内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2015和2016年高分一号卫星影像融合全色后的多光谱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ArcGIS10.5、Fragstats4.2软件,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方法定量分析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并以此提出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与分布不均衡,公园数量以小型公园为主、中型和大中型公园较少,4个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分布不均,盘龙区最多,五华区反之;公园绿地斑块类型之间均匀度低,各个区之间丰富度差异较大,多样性不高,景观破碎度较高,特别是小型公园较分离。五华区、盘龙区破碎化程度最高,公园平均面积较小。官渡区聚集度较其余3个区低,公园绿地分布较分散。  相似文献   
8.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是重塑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以昆明市的母亲河盘龙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构建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体系;采用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采集供需数据,结合雷达图将各河段的供需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盘龙江所有河段在调节服务方面的供给均大于需求;支持服务中的维持生物多样性维度有提升空间;文化服务需要提升,尤其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传承。基于供需匹配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滨水空间服务功能、开展滨水生态科普工作、重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素质下降,相当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师职业角色理想在社会价值中迷失,职业倦怠思想严重,缺少教育智慧,课堂教学逐渐陷入困境.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正确归因克服职业倦怠思想,在不断反思中提升专业素养,才能重建中职语文教师角色理想,提升教育智慧,从而走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特征.十七大报告又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号召,为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