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MDCC细胞系从东北地区采集的死亡野生鸟类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禽类病毒,对该病毒进行特异性PCR、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法等系统鉴定后,证实该分离株为鸡贫血病病毒(CAV),命名为WDNE110501株.利用PCR方法克隆出其编码区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WDNE110501株的编码区全长为1 823 bp,无碱基缺失或插入.并将该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34个CAV株编码区基因进行同源性和亲缘关系的比对分析,同源性为96.1%~99.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8%~99.7%,与国内毒株harbin的差异最小,与国外最近的是美国毒株98D02152.序列比较表明CAV的3个编码基因VP1、VP2和VP3均有一定程度变异,以VP1变异性最大,且在不同毒株间的这3个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变异是互不相关的.这是首次在野生鸟类中分离出CAV病毒,提示了我们野生鸟类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传播和分布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雀形目野生鸟类感染禽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情况,采集了352份样品,应用PCR方法进行了初筛。然后将阳性样品适当处理后接种CEF细胞,利用IFA等方法进一步鉴定。结果分离到2株病毒WB11042和WB11043,分别来自黄喉鹀和燕雀。对2株REV分离株的gp90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gp90序列与REV亚型Ⅲ的代表毒株(CSV、APC-566)亲缘关系最近,高达99%以上;与亚型Ⅱ代表株(SNV)和亚型Ⅰ代表株(HA9901)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在95.5%~97.1%之间。遗传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这2株野生鸟类分离株属于REV亚型Ⅲ。结果表明,雀形目野生鸟类也可以感染REV。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A节段3'-UTR是否影响IBDV的复制,本实验应用融合PCR技术将IBDV弱毒Gt株A节段的3'-UTR替换为超强毒Gx株的相应区段,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拯救嵌合病毒r Gt-Gx3'UTR,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嵌合病毒拯救成功,Gt株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既能识别Gt株的3'-UTR,也能识别超强毒Gx株的3'-UTR。通过比较嵌合病毒与亲本病毒的体外复制曲线,表明3'-UTR能够影响IBDV的复制。3'-UTR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其可能是以特定的二级结构而非一级序列发挥其功能。本研究为认识IBDV复制特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