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陕西省旬邑县马栏林场8个林区小班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进行诱捕及数据分析,对每个诱捕器内红脂大小蠹的平均变化数进行了数学模拟回归,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成虫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均呈“S”变化,其最高日出虫时期在6月上旬。“S”形变化曲线具体分为缓慢增加期(3月下旬-4月下旬)、快速增加期(5月上旬-5月下旬)、快速减少期(6月上旬-6月下旬)和缓慢减少期(7月上旬-7月下旬)4个阶段;红脂大小蠹雌虫总数以及日出虫数均高于雄虫,且高峰期早出现2 d左右。成虫总数也高于天敌昆虫数量,高峰期早出现2 d。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准确完成生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检测。[方法]对比分析酶标仪、胶体金读数仪检测生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处理过程和检测数据。[结果]发现2种方法检验操作过程各有优劣,检测结果能满足不同需求。酶标仪可用于半定量检测,并进行精准检测和半定量复核。胶体金读数仪适合快速定性筛查。[结论]2种方法可配合使用,相互补充,灵活运用设备优势,高效完成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