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1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林业   643篇
农学   410篇
基础科学   368篇
  304篇
综合类   2860篇
农作物   350篇
水产渔业   338篇
畜牧兽医   1697篇
园艺   534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开发利用国产珍贵树种资源,是弥补国内木材需求缺口的途径之一。概述国产栎木的资源分布、木材性质及加工利用现状,分析目前栎木资源利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国产栎木的高效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的仔细分析,选择模糊控制原理作为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酸化剂和防霉剂对浓缩料中油脂的保护作用,为抗氧化剂在浓缩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25%的猪浓缩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K组(只添加抗氧化剂)、KM组(添加抗氧化剂和防霉剂)、KS1组(添加抗氧化剂和酸化剂1号)、KS2组(添加抗氧化剂和酸化剂2号)、KMS1组(添加抗氧化剂、防霉剂和酸化剂1号)、KMS2组(添加抗氧化剂、防霉剂和酸化剂2号),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在2 ~ 12周时,KMS2组过氧化值(POV)显著低于K组、KM组、KS1组和KS2组(P < 0.01),且在数值上低于KMS1组,在第12周时,KMS2组POV值较其他各组分别显著降低18.89%、19.83%、13.08%、7.80%、9.93%(P < 0.01)|在整个试验期内KS1组、KS2组、KMS1组、KMS2组油脂酸价(AV)显著低于K组和KM组(P < 0.01),在第12周时,KMS2组较K组和KM组分别显著降低2.75%和5.24%(P < 0.01)。综上,将抗氧化剂、酸化剂和防霉剂进行配合使用对饲料油脂的保护效果最好|且抗氧化剂、防霉剂与有机酸化剂的组合对油脂含量为8%的猪浓缩料的保护效果最佳。 [关键词] 抗氧化剂|防霉剂|酸化剂|浓缩料|酸价|过氧化值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乳房炎是指奶牛乳腺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炎性疫病,为奶牛多发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可表现出红、肿、热、痛等临床可见的症状,而隐性乳房炎为一种渐进性炎性疫病,临床中无肉眼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玉米苗期耐盐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以耐盐的热带自交系CML298与盐敏感的温带自交系Zong31构建得到200份F2:3家系的初定位群体为试验材料,结合Illumina Maize 6K芯片获取相应的基因型数据,通过调查苗期盐胁迫处理前后的株高比率(SHR)、株高差值(SHD)、鲜重比率(SFWR)、鲜重差值(SFWD)4个耐盐指标,对玉米苗期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个与SHR相关的QTL位点q SHR4、q SHR8,分别解释7.08%和9.40%的表型变异;2个与SHD相关的QTL位点q SHD4、q SHD8,分别解释7.87%、9.21%的表型变异;3个与SFWR相关的QTL位点q SFWR3-1、q SFWR3-2和q SFWR9,分别解释6.15%、11.14%和6.27%的表型变异;2个与SFWD相关的QTL位点q SFWD4与q SFWD7,分别解释6.89%和6.04%的表型变异。其中,在第4号染色体129 c M位置与第8号染色体8c M位置都定位到了与SHR、SHD相关的QTL位点。本研究结果为玉米苗期耐盐相关基因的挖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江西的茶文化发展都是处在比较拔尖的地位,一谈到茶叶必然会想到的地方就是江西,而在茶文化当中茶歌又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茶歌是一种特别贴近采茶者日常生活的歌曲,它从最初的平凡小调变成一门艺术,历经朝代的更迭而经久不衰,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是我国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9.
10.
草绳结扎法防止鹿锯茸失血效果好侯金玉,周广华,邵学德(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畜牧公司鹿场158327)1990年到1992年我们没有采用草绳结扎法锯鹿茸,结果405头锯茸鹿中有7头因失血过多死亡,死亡率占1.727%。1993年到1995年我们采用草绳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