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介绍用除草剂“双锄”综合防治菜田单、双子叶杂草的效果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控制与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些年我区一些规模猪场及个体专业户猪场经常发生死猪现象,据王仕荣等[1]对广西境内39个市(县)137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146份病料检测发现,这些猪主要由"猪高热综合征"引起,主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3.
从患病石龟上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无芽孢和荚膜,在山羊血琼脂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圈。经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该分离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孢菌。经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菌株与嗜水气单孢菌B27、HSO2(Genbank登录号:FJ494900.1、FJ562211.1)同源性高达99.5%。而药敏试验表明,该分离株除了对赛福欣(复方恩诺沙星)、肠清(复方乳酸环丙沙星)2种药物高度敏感外,对大部分抗菌素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病毒GXBB株的分离鉴定及gE基因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广西玉林博白某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大脑和内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病毒接种家兔后引起典型的奇痒、神经症状,接种PK-15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效价(TCID50)为10-7.22/0.1 ml。设计扩增PRV gE胞外区基因的引物,能扩增出约947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国内外不同PRV毒株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该毒株与国内MinA株、Ea株、SH株、LA株、GXB株、GXW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7%~99.4%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1%~99.1%之间,上述结果证实该分离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GXBB株。GXBB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同源性很高,说明目前广西PRV流行株变异不大。这为下一步广西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了解2株广西鹅源基因XII型新城疫病毒(NDV)的病原学特征,为NDV流行分布的系统监测和新城疫(ND)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株广西鹅源基因XII型NDV(Goose/China/GX02/2018和Goose/China/GX17/2018)进行病毒噬斑纯化,通过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试验确定其致病性,分析F蛋白和HN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的差异位点,并基于F基因全长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经过DF-1细胞4个代次噬斑纯化可获得2株分离株的纯化株,对应的MDT分别为54和48 h,ICPI均为1.65。2株分离株的基因组长度均为15192 nt,其3'端引导序列为55 nt,5'端尾随序列为114 nt;基于F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基因XII型NDV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2株分离株(Goose/China/GX02/2018和Goose/China/GX17/2018)均属于基因XIIb亚型,与我国广东分离株属于同一基因亚型,且我国2010年的分离株、2011年的分离株及2017年后的分离株分别形成3个小分支。2株分离株的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112RRQKRF117,与南美分离株(XIIa亚型)和越南分离株(XIId亚型)相比,在信号肽区域、融合肽区域、七肽重复区和跨膜区共有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其中2个氨基酸差异位点(19I→V和294N→S)是广西分离株所特有。2株分离株的HN蛋白跨膜区及抗原中和区氨基酸序列与我国广东分离株均一致,与南美分离株(XIIa亚型)相比存在7个氨基酸差异位点(27V→I、28A→S、34V→I、41A→T、42V→A、263K→R和347E→D)。【结论】我国分离株(XIIb亚型)与南美分离株(XIIa亚型)和越南分离株(XIId亚型)在F蛋白和HN蛋白的氨基酸差异可能与其对鸡群的致病力差异有关。此外,基因XII型NDV一直处于不断进化中,而需持续监测该基因型NDV的流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家养反刍动物蓝舌病毒(BTV)的感染情况,为防控广西蓝舌病(B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CID)对采自广西境内的2535份山羊血清和496份水牛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并对地理、气候因素与BTV区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山羊和水牛的总BTV抗体阳性率别为36.53%和43.55%,且以南宁市的山羊、水牛BT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8.13%和85.71%.广西家养反刍动物BTV抗阳性率呈北低南高,高海拔地区BTV抗体阳性率低于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的南亚热带及北热带的BTV抗体阳性率高于气温较低的中亚热带,降水充沛的东部地区的BTV抗体阳性率高于降水较少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结论]广西家养反刍动物普遍存在BTV感染,且分布受到纬度、海拔、气温与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水禽中分离到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将从活禽市场采集的水禽棉拭子样品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应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收取尿囊液进行血清学鉴定,然后对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血清学及HA和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为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Guangxi/446D28/2021(H3N8)。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HA蛋白无连续碱性氨基酸插入,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NA蛋白出现耐药性氨基酸位点突变;该毒株8个基因片段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同源性最高的毒株基本主要来自越南和位于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宁夏及江西等省(区)。[结论]该分离株可能是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通过相互基因交换所形成的基因重组体。  相似文献   
8.
冰川棘豆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冰川棘豆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酵母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醇类提取物中酸化氯仿部分、碱化乙酸乙酯部分、碱化正丁醇部分及TMPD对金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酵母没有抑制作用。冰川棘豆的蒸馏水提取物对供试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省级决策部门对土地资源为主的基本资源与环境信息的强烈需求,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的支撑下,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设计一套符合省级层次的与环境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设计与研制,在“九五”攻关以后,可实现耕地和城镇用年限,其它资源与环境信息2-3年的动态更新与服务。/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中小规模猪场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23家中小规模猪场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56株,并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鉴定出4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于16种血清型,其中以O138、O18、O85、O9和O21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69.76%;用20种常用抗菌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高敏的药物有头孢拉啶、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多黏菌素B、新霉素、壮观霉素和阿米卡星;而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说明这些猪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