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家鸭、火鸡和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疫苗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鸭疫里默氏杆菌二价灭活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价:疫苗免疫后21 d,针对SG4株的抗体效价在7.7-8.5 log2之间,显著高于针对ZZY7株抗体效价(3.0-3.4 log2),3个批次疫苗之间的抗体效价基本稳定。效力检验结果表明,该苗能够产生100%的攻毒保护;且免疫后对鸭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无菌检验、剂型和黏度等均符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标准。  相似文献   
2.
鹅副枯病毒病(GPM)是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由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等多株病毒,并经病毒形态r、结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等研究,证明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此病发病率为40%-100%,病死率为30%~100%。不同日龄的鹅均易感染,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随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下降,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种鹅感染发病后,除死亡外,产蛋量下降,受精率也很低。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模化养鸡方式的不断发展,鸡啄癖已成为规模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本文针对鸡啄癖的种类、原因及防治措施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