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282篇
基础科学   249篇
  226篇
综合类   1768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1025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3.
杏子的果肉、果仁均可食用,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是新疆主栽的经济树种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哈密地区杏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5.
采棉机大梁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整个采棉机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同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态振动特性,以避免在各种旋转零部件转动工作频率激励下出现共振。针对采棉机大梁结构设计与优化问题,运用UG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了7种不同车架结构实体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架实体模型建立网格模型,并对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强度评价,同时进行模态振动特性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梁结构的改变和优化,其最大应力集中值发生变化,从386.36 MPa下降到176.88 MPa,总变形量从8.51 mm下降到3.99 mm,强度有明显提高、变形量明显变小。可知结构强度提高了56.3%,总变形量降低了53.8%。模态振动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前的大梁结构前10阶固有频率在7.3~44.9 Hz范围内变化,随着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结构6第2、6、8、10阶固有频率分别较优化前提高53.2%、31.3%、31.1%、20.1%,结构弯曲振型部位从前桥连接板和主横梁转移到前桥附横梁,尾部扭转振型渐渐消失,且经过优化,成功避开了拖拉机怠速频率和重要工作部件采棉头的工作频率范围;通过对各优化结构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并考虑采棉机实际工作环境,最后确定符合实际加工和工作机制的边梁材料为材料横截面积100 mm×200 mm、厚度7 mm,外部的加强大梁结构,为采棉机大梁国产化、提高其强度和动力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南昌市郊区扬子洲家禽实验中心场于88年6月30日自杭州种鸡场引进伊萨黄鸡父母代7430羽,18周龄上笼共育成7321羽,育成率为98.5%,于19周龄见蛋,21周龄周平均产蛋率为4%,24周龄,周平均产蛋率60.6%。但开产后CD系母鸡抗逆性较差,开产后死亡率偏高。产蛋高峰达80%以上,但较难上升到更高的产蛋率,目前已达到37周龄,周平均产蛋率仍为79%。市郊家禽实验中心场于88年9月9日从兰州种鸡场引进明星祖代种鸡1500套,到场鸡苗为2927羽,其中A系311羽,B系570羽,C系570羽,D系1476羽,育雏期(4周龄)存活率为94.8%,其中A系  相似文献   
7.
一、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 新杨褐壳蛋鸡配套系是上海新扬家畜育种中心等三单位联合培育,由四系配套组成,并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一、林带结构 林带结构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横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等综合情况,一般应选疏透结构林带或通风结构林带。疏透结构是指林带较窄,从林带的纵断面看,上下都有均匀的透光孔隙,通常由4行以上乔木,两侧再各配一行灌木组成。  相似文献   
9.
我们地处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壤、多变的坡向和特殊的气候环境,孕育着可供开发利用的数千种名贵山药材、山野菜、野生果树、花卉及食用菌等.随着林地个人承包和长期关乎政策的实施,我市的林地多已分散到千家万户中经营.  相似文献   
10.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主要技术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9~2003年期间先后在尉犁县、轮台县和霍城县等地开展了黄牛冷配技术推广项目,改良牛已达6千头,全年受胎率已达80%以上,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黄牛冷配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黄牛冷配受胎率,为提高我区黄牛改良效果,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