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锌与动物免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从1869年Roulin发现锌与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业已证实锌是维持人和动物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化代射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参与机体多种酶的合成,为200多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亦是许多酶的催化剂。锌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害,稳定细胞膜;抗衰老,促进溃疡和伤口愈合,加速机体的生长发育等。本文仅就锌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试图对锌与免疫功能的研究工作提供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属缺硒省份,尤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南部山地和三江平原地区最为严重。松嫩平原的某些县含硒量稍高,但亦属低硒地区。全省土壤硒水平范围值为0.0117—0.6314ppm,平均值为0.1605ppm。水溶性硒水平范围值小于0.1—15.8ppb。饲料硒水平因地区不同差异亦显著。如低硒地区(病区)与非低硒地区(非病区)的玉米含硒量平均值分别为0.0065与0.0215ppm。  相似文献   
3.
低硒日粮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是我国主要的消费食品之一,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会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给生猪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相关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开放式气路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4品系黄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4品系黄连叶片的光饱和点在400~700 mol/m2.s之间;光补偿点在3.71~9.31μmol/m2.s之间;表观光量子效率都在0.014 2~0.020 6之间;CO2饱和点在1 000~1 400μmol/mol之间;其中有光叶的光饱和点最低,约为400 mol/m2.s,无光叶的光饱和点最高,约为700 mol/m2.s;当达到光饱和点之后,大花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约为3.24μmol/m2.s,无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4.60μmol/m2.s;当达到CO2饱和点之后,有光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约为21.14μmol/m2.s;当环境中CO2浓度相对较低(<400μmol/mol)时,小花叶的光合速率最低,而大花叶等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动物缺硒病,特别是牛的肌营养不良(白肌病或肌病)已在世界许多缺硒国家或地区广泛地进行了研究,但我国对硒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硒对奶牛营养意义的认识多局限于临床方面。而奶牛因缺硒出现的硒应答性反应(生长不良、健康不佳等)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犊牛的健康,甚至出现奶牛不育、产科的疾病发生等,轻者生产性能下降,重者可导致死亡,对养牛业威胁较大,往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此,我们就黑龙江省东南部半山、丘陵地区一个奶牛场的缺硒流行病学、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缺硒地区妊娠奶山羊复制缺硒病实验动物模型.对发病自然死亡和实验后期迫杀病例,进行系统的病理解剖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显示明显病理变化,对照组未见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是以低硒玉米——豆饼为基础日粮进行喂饲实验。将45日龄断奶杂交一代(哈白♀×杜洛克♂)仔猪分为两组:第一组,喂饲补加除微量元素硒以外其他全部所需营养物质的基础日粮;第二组,喂饲补加0.2ppm微量元素硒的相同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在实验的13周期间,第一组仔猪于实验后的第11天(56日龄)开始发病并继有部分死亡。发病率为85.7%,死亡率为57.1%。主要临床症状是:普遍表现为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受阻,体温正常;急性经过病例,主要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消化功能紊乱,多突然爆发,多数于病后1—2天死亡;慢性经过者,除反复发生腹泻外,主要表现为运动机能障碍,病程较长,多持续7—10天后死亡或恢复。病理形态学变化为皮下水肿和内腔(胸、腹及心包腔)积液;肝脏、心肌和骨骼肌的变性、坏死性变化,这种变质性变化尤以心肌和肝脏显著。十二种器官、组织含硒水平的组间比较,除被毛外,均呈差异显著性变化,尤以肝、肾、淋巴结和全血出现的日龄最早(60日龄,即低硒饲喂15天后),特别是淋巴结更为突出。据此,其测定结果可作为仔猪缺硒病的早期确诊指标。补加微量元素硒(O.2ppm)的第二组仔猪,临床及病理解剖学上均未见到明显异常;且发育(体重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9.
应用42头仔猪进行了低硒营养对仔猪某些免疫器官组织结构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仔猪组织含硒量和含硒酶(Se 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C1或P<0.05)。被检免疫器官的含硒量和舍硒酶活性之间呈正相关,低硒饲养时两者同步降低。与对照仔猪比较,实验组仔猪外周血酸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ANAE~+]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该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能力显著降低(P<0.05或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实验组仔猪被检免疫器官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组织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坏死,淋巴细胞空泡形成和核崩解或核溶解。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钙,磷水平对肉用仔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中钙、磷水平对肉用仔鸡影响的研究王伟,孙先忠,李欣(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150030)钙和磷是动物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缺的两种矿物性营养元素.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体液内的钙和磷不断进入并沉积在骨胳中,同时骨骼中的钙、磷也不断动员进入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