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鸭肠炎病毒(DEV)C-KCE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SORF3(S3)基因,在pET-32a(+)/Rosetta(DE3)pLys系统中原核表达。S3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显示外源基因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主,分子质量约为52ku。重组蛋白经Ni-NTA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琼脂扩散法测得抗体效价为1:4。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DEV的SORF3编码产物反应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DEVSORF3结构与功能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许多牛场暴发产气荚膜梭菌病,同时产气荚膜梭菌病疫苗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试验以牛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987株为基础,通过灌胃或皮下注射方式接种小鼠,记录其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剖检观察小鼠内脏各器官病变及组织学变化,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灌胃和皮下注射接种方式,A型产气荚膜梭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35×109 CFU和8.0×106 CFU.感染小鼠腹部明显膨大,剖检内脏器官均出现明显病变,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内脏器官大多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及不同组织学变化.皮下注射方式在接种细菌数量、试验平行性、小鼠死亡率上均优于灌胃接种方式,因此皮下注射接种方式更适合作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小鼠感染模型的接种途径.本试验为牛A型产气荚膜梭菌疫苗的评价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3种消化道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检测和鉴别诊断动物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方法,本研究针对奇异变形杆菌脲酶调节子基因(ureR)、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基因(invA)及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α-toxin)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同时检测3种细菌的多重PCR方法,并对扩增体系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对3种目的菌最低检出限均在105cfu/mL以上。初步应用该方法检测3种细菌单独人工感染小鼠的病变组织和人工模拟细菌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本检测。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分离鉴定牛源化脓隐秘杆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并建立其PCR检测方法,本研究从某规模化奶牛场患牛肺组织中分离出两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分析确定分离茵为A.pyogenes.对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纯培养物对小鼠致死率较高,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茵仅对少数种类抗生素如头孢唑啉、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敏感.本研究同时建立了快速检测A.pyogenes溶血素(PLO)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试验显示最低检出菌数为9.2×103 cfu/mL,特异性试验表明与其他细菌如布鲁氏茵、大肠杆菌等无交叉反应,通过对已知临床样本检测评估显示该方法适用于临床感染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化脓隐秘杆菌致病机制及其病原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克隆了编码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蛋白的plo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lo,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 (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62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与鼠抗化脓隐秘杆菌血清发生反应.采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28 000,western blot和琼脂双扩散试验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与天然PLO蛋白发生反应.溶血试验表明重组蛋白能够溶解红细胞,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有效中和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