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采用冰冻切片法、借助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南海麻黄鸡、江西鸡、黄鸡M系、黄鸡N系、黄鸡K系的胸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肌纤维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江西鸡(30.1±3.1)μm、南海麻黄鸡(35.3±7.8)μm、黄鸡N系(36.7±1.9)μm、黄鸡K系(37.2±0.7)μm、黄鸡M系(38.1±3.1)μm,江西鸡与黄鸡N系、黄鸡K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肌纤维密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黄鸡K系(424.5±39.3)根/mm2、M系(465.5±91.9)根/mm2、N系(471.5±63.0)根/mm2、南海麻黄鸡(568.1±59.7)根/mm2和江西鸡(655.5±182.6)根/mm2。③优质肉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肌肉品质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育雏季节分别为春、夏和秋季的3批南海黄鸡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育雏季节对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育雏的种鸡产蛋率上升速度最快,在开产后的第7周达到产蛋最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秋季育雏的种鸡全期产蛋量最高,达到110.47枚,其次是夏季育雏(100.75枚)和春季育雏(95.38枚);春、夏、秋季育雏的种鸡产蛋期间采食量分别为113.34、116.21、111.89 g/d,秋季育雏的最低,夏季育雏的最高。秋季育雏的每枚种蛋耗料量最低(170.15 g),春季育雏的最高(199.63 g);春、夏、秋季育雏的南海黄鸡成活率分别为94.46%、96.22%和96.00%,夏季育雏的成活率最高,春季育雏的成活率最低。可见,秋季育雏的南海黄鸡父母代种鸡,开产后产蛋率迅速上升,高峰产蛋率最高,饲料消耗量小,每枚种蛋耗料量最少,饲养成本最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冰冻切片法,借助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南海麻黄鸡、江西鸡、黄鸡M系、黄鸡N系、黄鸡K系的胸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肌纤维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江西鸡(30.1±3.1μm)、南海麻黄鸡(35.3±7.8μm)、黄鸡N系(36.7±1.9μm)、黄鸡K系(37.2±0.7μm)、黄鸡M系(38.1±3.1μm),江西鸡与黄鸡N系、K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肌纤维密度(根/mm2)由小到大依次为黄鸡K系(424.5±39.3)、M系(465.5±91.9)、N系(471.5±63.0)、南海麻黄鸡(568.1±59.7)和江西鸡(655.5±182.6)。③优质肉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肌肉品质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 ℃)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 ℃)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 ℃)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 ℃)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 ℃)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鸡肉是动物性蛋白质重要来源,随着我国肉鸡业的发展,鸡肉在肉类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我国肉类食品中仅次于猪肉,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鸡肉的化学组成和人体组织的成分很接近,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更好地了解优质肉鸡的营养价值和营养特性,本实验对5个不同来源鸡种的肌肉常量化学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进行了测定。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随机选取南海联营种鸡场的南海麻黄鸡、江西鸡和来自某家禽育种公司的黄鸡(M系)、黄鸡…  相似文献   
6.
不同鸡种肌肉常量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鸡种不同性别及不同部位肌肉(胸肌与腿肌)的6项常量化学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这6项常量化学成分在不同鸡种、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有所不同,均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②胸肌的水分含量(73.69%~75.90%)高于腿肌(69.48%~72.96%)。南海麻黄鸡的胸肌水分含量(♂74.31%、♀75.90%)显著高于黄鸡(N系)(♂73.76%、♀73.81%)(P<0.05),而腿肌则是黄鸡(K系)显著高于黄鸡(N系)(P<0.05)。③胸肌粗蛋白质(19.77%~21.34%)高于腿肌(15.31%~17.54%)。黄鸡(N系)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1),腿肌是黄鸡(N系)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5)。④胸肌粗脂肪含量(1.63%~2.67%)低于腿肌(7.42%~10.32%)。黄鸡(N系)的胸肌含量最高,江西鸡含量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是黄鸡(N系)显著高于江西鸡(P<0.05)。⑤胸肌粗灰分含量(0.93%~1.31%)略高于腿肌(0.81%~1.12%)。黄鸡(N系)的胸肌含量极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1),黄鸡(K系)腿肌含量极显著高于南海麻黄鸡(P<0.01)。⑥5个鸡种的钙、磷含量(0.02%~0.04%、0.07%~0.19%)都较低。江西鸡的胸肌、腿肌钙含量显著高于黄鸡(N系)(P<0.05),黄鸡(N系)的胸肌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1),而腿肌磷含量则是黄鸡(N系)极显著高于南海麻黄鸡(P<0.01)。  相似文献   
7.
南海黄弘香鸡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周龄南海黄弘香鸡A、B系和江西土鸡的肌肉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氨基酸总量在所测定的3个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②在必需氨基酸含量测定中,弘香鸡A、B系比较接近,江西土鸡则较低.③弘香鸡A系、B系的谷氨酸含量均比对照组高.④弘香鸡A、B系和江西土鸡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大致相似,都以油酸的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大高于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⑤必需脂肪酸在三个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弘香鸡B系最高,其次是弘香鸡A系,江西土鸡最少.  相似文献   
8.
一般工厂化养鸡者认为第二产蛋期(简称Ⅱ期)是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比第一产蛋期(简称Ⅰ期)产蛋率低、产蛋期短,且耗料多,换羽后的鸡不能满笼,浪费鸡舍及设备。但蛋鸡如只利用一个产蛋期,则必须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培育后备母鸡。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蛋鸡的利用年限究竟以多长为宜?我们特做了下述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禽流感暴发的频率和规模日益突出,饲养者和消费者闻之色变。为了更好地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减少禽流感对养鸡生产的影响,避免禽流感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各部门正在采取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据报道,针对当前禽流感的形势,香港制订并强制实行了鸡集中屠宰措施,说明集中屠宰将逐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4日龄南海麻黄鸡A系、B系鸡的血清T3,T4含量及其与部分屠体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海麻黄鸡A系母鸡、B系母鸡血清T3,T4含量均是B系母鸡高于A系母鸡,南海麻黄鸡B系母鸡的T3/T4比值小于公鸡。血清T3水平值与各屠体性状呈现正的弱相关或中等相关,而血清T4的水平值则多表现为负相关;血清T3/T4比值与各屠体性状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