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优质种猪生产市场预测及其发展战略规划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国民动物性食品的制品消费比例约8.4%,与欧美发达国家所占60%-70%相比差距很大。“无公害”冷鲜肉既是一种高档次的猪肉食品,又是肉食品一种时尚的消费形式,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在我国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大  相似文献   
2.
刘则学  沈峰  缪文  张昌新 《养猪》2009,(5):50-52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猪黄膘肉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猪的养殖和猪肉产品的销售,给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目前已有的关于黄膘肉问题的报道中,对黄膘肉种类的划分较模糊,成因的分析较笼统,导致在实验室鉴别方法上不够明确。笔者对黄膘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明确区分3个种类,分析对应的产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对不同的鉴别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为黄膘肉的诊断和解决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国生猪存栏约4.7亿头,出栏5.9亿头。测算其繁殖母猪存栏数3800万头左右,存栏公猪120多万头。如果按照正常更新淘汰比率计算,每年母猪更新量在950万头,公猪更新量36万头,理所当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种猪需求国家。采用类比法推算湖北省生猪生产,年出栏商品猪3700万头,繁殖母猪存栏数约为240万头,存栏公猪数8万多头,母猪、公猪更新量分别为60万头和2.4万头左右。目前种猪生产企业每年供应数量也只能满足1/4左右,而且优质或顶级种猪生产供给数量更是供不应求。所以,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如美国迪卡、英国PIC、法国伊皮得、荷兰TOP等纷纷…  相似文献   
4.
宰前休息方式对猪福利、血液成分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体质量约为100 kg、氟烷基因型为NN的长×大二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为3组:不休息组,休息3 h组,休息3 h+玩具组,公母各半.根据评分标准分别记录休息过程中猪的精神状况.放血时收集血样,用于分析血浆中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乳酸、血糖浓度;添加EDTA-K<,2>抗凝剂的血样用于血细胞分析.同时在放血时,测定血温.屠宰后.测定背最长肌24 h滴水损失;背最长肌(LM)、半膜肌(SM)45 min以及24 h的pH、色值、导电率.结果表明:①休息3 h+玩具组在3个时间段的精神评分要极显著高于休息3 h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猪都表现出趋于平静的趋势;②休息3 h+玩具组和休息组3 h组在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要显著低于不休组(P<0.05),相反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要显著高于不休息组(P<0.05),而休息3h+玩具组与休息3 h组差别不显著(P<0.05);③3个休息处理组在肉质指标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别(P<0.05);④休息3 h+玩具组、休息3 h组在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均要显著低于不休息组(P<0.05);休息3h+玩具组在白细胞数(WBC)上显著高于不休组(P<0.05);休息3 h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显著高于不休息组(P<0.05);而休息3 h+玩具组与休息3 h组在所有的免疫指标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上述的结果显示,宰前一定要让猪有一个休息的过程,这种措施能有效缓解猪的应激,并能恢复其免疫能力;在休息的过程中,添加部分福利玩具,至少对猪的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1湖北省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 1.1生猪养殖发展的历程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美称。自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南北气候兼备,适宜养猪生产。此外,湖北养猪的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畜牧业和全国广大农区畜牧业一样,属于家庭种植业的补充和兼业,农民利用种植业的产品剩余进行兼业化生产,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  相似文献   
6.
宰杀方式对猪血液成分以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约为100 kg、氟烷基因型为NN的长×大二元杂交猪16头,按照年龄、体重相近,公母各半原则分为2组,试验1组采取直接刺杀心脏放血致死.试验2组采取电麻(75 V、1.5 A、3~4 s)击晕后,割破颈部血管放血致死.屠宰后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相关肉质指标以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屠宰方式对肉质与免疫能力的影响较小,但反映应激程度的激素指标(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差异显著,在屠宰过程中,经历电麻击晕方式的猪比直接刺杀心脏放血屠宰的猪应激程度要小得多,从动物福利角度考虑,电麻击晕优于直接刺杀心脏放血.因此,在这2种屠宰方式选择上,应该优先考虑电麻击晕这一屠宰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