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从Nicolaier(1884)首次报导破伤风是曲带芽胞的梭菌引起的疾病以来,至今将近100年的历史,但其治疗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每年破伤风患畜的病死率还相当高。能中和破伤风毒素的破伤风血清,只在破伤风的初期有效,待破伤风的症状充分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常在猪、羊、鸟类和鱼类的体表及粘膜寄生。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健康猪的带菌现象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带菌现象相当普遍,而且猪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猪的扁桃体和回盲口的腺体处。 多年来,带菌率的检查一般沿用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费人、费时,物质消耗多,很不经济。这次我们试用荧光抗体法检测了长春地区屠宰猪扁桃体的猪丹毒杆菌带菌率,为猪丹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本病的防治和肉尸的卫生评价等提供了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样是苹果,陕西华圣果业凭啥可以将苹果每千克卖到了40多元?企业总经理曹继华说:"做果品生意,最关键是食品安全,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为了给消费者一个安全的承诺,我们探索了17年。"1在大产业与小果园中做出抉择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黄牛“猝死症”研究通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黄牛“猝死症”研究通报近2年来,吉林省某些市、县的黄牛大批发生急性死亡。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初冬至1994年11月死亡黄牛3700余头,给养牛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疫情仍在蔓延。该病主要为散发,多见于初冬和严寒季节,以营养良好的2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夹心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I-Dot-ELISA).本法检出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最低浓度为:0.01IU/mL的标准抗原,1:100000 (相当于20 LD_(50))的狂犬病病毒CVS株和鹿8202株的鼠脑悬液,1:400(相当于7906TCID_(50)/mL)的狂犬病病毒SAG株的细胞培养物.对多种健康动物的组织、健康细胞培养物以及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等检测均为阴性.用SI—Dot—ELISA、夹心间接ELISA(SI—ELISA)和小鼠脑内接种3种方法,检测了388份材料,检出的阳性份数分别为173、171和179,经统计学处理,3种方法在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检测上,可以相互代替.甲醛灭活病毒不影响本方法的检测,而加入氢氧化铝胶后的病毒悬液则不能用本法检测.本法适用于狂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苗效价的测定和实验研究中病毒抗原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黄牛“猝死症”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对吉林省黄牛“猝死症”的病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人工感染试验、毒物检验、牛毛硒元素分析及病尸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A型魏氏梭菌是主要病原菌,其他细菌有协同作用;牛冠状病毒或粘膜病病毒感染、缺硒等为本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自在临床治疗上应用抗破伤风血清以来,疗效不断得到提高。但血清价格昂贵,需要一定的保存条件,在基层医疗单位不易推广。我们应用“抗破Ⅰ号”注射液(为本校药理教研室配制的中药制剂)治疗家畜破伤风,在临床上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养殖中,人们都很重视给畜禽喂饲料,重视畜禽的产肉、产蛋、产奶率,陕西中瑞生物公司的老总孙力却说,勿忘畜禽屁股上有个大产业,畜禽屁股后面有黄金。黄金在哪儿?就在生猪、家禽和牛羊排出的粪便中。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办事处有机肥场,买来鸡粪通过菌化处理成有机肥,再把肥料全部卖给林业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某地区育成梅花鹿、育成马鹿及马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进行了调查.结果育成梅花鹿的带毒率为34.1%(28/82);育成马鹿的带毒率为19,6%(18/92);马鹿带毒率为44.4%(8/18)。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部分ELISA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负染观察、结果ELISA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ELISA阴性样品中均未观察到SVD-MDV粒子.本试验结果表明,鹿也可感染BVD-MDV,其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