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仔猪120头,按胎次和性别一致,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28天。对照组饲料中添加60mg/kg的金霉素,试验Ⅰ组添加30mg/kg的金霉素+5%的发酵饲料,试验Ⅱ组只添加10%的发酵饲料。结果表明:(1)3组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3组血清总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用5%的发酵饲料替代30mg/kg金霉素和用10%的发酵饲料替代60mg/kg金霉素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率和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日采食量和血清总蛋白,降低了料重比,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用5%的发酵饲料替代30mg/kg金霉素和用10%的发酵饲料替代60mg/kg金霉素,两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而且用10%的发酵饲料替代全部金霉素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甘露聚糖的抗营养特性,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在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2006年欧盟全面禁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寻找替代品显得十分重要。二甲酸钾是欧盟批准的第1个非抗生素类促生长剂。王文杰等(2006)研究了猪饲料中添加二甲酸钾与抗生素的对比试验,但是在使用抗生素的日粮中添加二甲酸钾的效果如何在国内外仍然没有见报道。在国内配制乳猪饲料经常使用血浆蛋白粉和酸化剂,在国内外的报道中还没有人把上述产品与二甲酸钾进行比较研究。本试验研究目的是:在含复合抗生素的实际仔猪日粮中二甲酸钾的适宜添加量以及二甲酸钾与柠檬酸、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汤海鸥  汪勇  李富伟 《饲料工业》2007,28(24):11-13
<正>饲用酶制剂是酶制剂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饲用酶制剂的使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饲用酶制剂的快速发展期却只是在最近的10~15年时间。近年  相似文献   
5.
此文研究了大肠杆菌转基因植酸酶的最适pH值,不同酸碱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对胃蛋白酶、胰酶的耐受性等方面的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转基因植酸酶的最适pH值为4.5;在酸性环境下(pH3.0~5.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胃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优于对胰酶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Cu2+和Cd2+对斑节对虾幼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u^2 和Cd^2 对斑节对虾幼虾 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获得了Cu^2 和Cd^2 的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和累积量。  相似文献   
7.
袁缨  李富伟等 《饲料工业》2002,23(11):30-32
1材料与方法试验包括:代谢试验用于测定两种不同形式硒吸收率,饲养试验用于确定不同形式硒和不同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和生理生化性能及蛋硒沉积的影响。1.1代谢试验方法与分组两种硒源利用率的测定采用代谢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健康的150日龄罗曼种公鸡2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只,预饲期3d,然后绝食24h,正饲期分别强饲50g5种不同水平或形式硒的日粮,收集48h内的排泄物进行硒含量测定,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中背景含硒量为0.08mg/kg,第2、3组为有机硒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97年与1998年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生态系中溶氧收支平衡状况。表层水水柱毛产氧量均大于或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底层水毛产氧量却显著小于水呼吸耗氧量,呈现常有的"氧债"现象。在池塘氧耗因子中,水呼吸是最大的溶解氧消耗者,占水柱总耗氧量的70%以上;其次是底泥耗氧量,约占20%;虾呼吸耗氧量所占比例较小,但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斑节对虾塘平均补偿深度(B)和平均透明度(P)之比(B/P)与通常鱼池所具有的比值(1.5~2.5)相比偏低,为1.42±0.53。说明池塘深层的产氧能力受到限制。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溶氧处于支大于收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杭州湾畔中国对虾幼虾中间培育池的水化学状况,1993年4~5月全培育期内池水有效氮(Nt)含量丰富,Nt平均为1.47mg/l,其中氨氮占59%,亚硝酸氮占1%,硝酸氮占40%.有效磷基本未检出.化学耗氧量(CODMa)11.9mg/l,可溶性有机物耗氧量占86%以上,pH为9.15。溶解氧收大于支,水呼吸耗氧平均约占虾池总耗氧量61%,底质耗氧约占31%,虾呼吸耗氧约占8%,幼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体长和体重间存有良好相关性.据观测结果与多年生产状况,认为河口沿岸幼虾中间培育池放苗密度在225万尾/公顷内,采取在放苗时约27cm水位基础上,每隔2~3天添加10~15cm水量,最终水位达1.00m的管理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淡化方式与盐度影响凡纳对虾幼虾成活率与生长。以虹吸法边进边出的渐变方式进行淡化,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5.0%。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的淡化方式为每6小时淡化一次,平均每小时降盐速度0.76,成活率达83.3%;体长为0.59-2.22cm、体重为8.12~30.12mg的幼虾具有相同的耐受降盐能力;幼虾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7.5~24.6,合适盐度范围为4.9~36.3,可适盐度范围为0.59~36.3。幼虾也可在淡水中生长(S:0.59,0.62),饲养2ld,平均体长增长率与体重增长率分别为67.5%~73.0%与599.5%~615.6%,成活率达88.4%~9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