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CR和核酸探针技术诊断MD和RE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核酸探针的点杂交技术,对临床鸡肿瘤/可疑肿瘤病料分别进行马立克氏病(MD)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RE)的检测。结果MD和RE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9%和53.3%,探针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则分别为77.1%和27.1%。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技术都有很高的特异性,相比而言PCR技术检测的敏感性更高,而且更快速、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2.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禽与禽病学分会于 2 0 0 3年 3月 11日至 12日在桂林市召开。桂林市畜牧局、广西畜牧兽医学会等派代表光临指导。到会代表 160多人 ,代表了广西广大的家禽生产者、家禽及禽病学的研究者。学术交流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 ,对当前家禽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当前重要的禽病进行较深入的研讨。大会邀请了著名的禽病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治中博士作专题报告。分会名誉理事长潘广燧教授因年事已高 ,没有出席会议 ,但作了书面报告 ,对我区家禽育种及各鸡场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并指出了今后发展方向。本次大会专家报告有…  相似文献   
3.
衣阿华支原体简介李康然广西农业大学530005衣阿华支原体(Mycolasmaiowae),先前称为Iowae695,或禽支原体血清型I(YoderandHofstad,1962)。美国在1960年首次从已啄壳,并有气囊病变的火鸡胚中分离出来。其他病...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次会议于1991年9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市召开,到会代表165人。会议由正副理事长费思阁、蔡宝祥教授主持。共收学术论文332篇,其中猪传染病111篇,禽类传染病100篇,牛羊传染病33篇,其他动物传染病33篇。这些论文反映了五个方面的重点:①家畜传染病新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已在高校和科研所中建立起来。②畜禽传染病的诊断新技术及免疫学研究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6.
禽I型副粘病毒广西分离株F基因序列及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源于鸡、鹅、鸽的 9株APMV_1广西分离株及我国常用的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的F基因N_端前段进行了RT_PCR扩增 ,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进行分析并与已发表的其它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广西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均符合强毒株的特征 ;根据F基因绘制的系谱树来看 ,广西鸡和鹅分离株都归属于基因型VII,证实近年来广西流行的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同 ;并发现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也属于基因型VII。研究还对分离株进行了常规的毒力和致病性测定试验 ,并与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相比较 ,结果发现其中一株鸽源和两株鹅源分离株根据常规方法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不相符 ,而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应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动物在世界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环境,包括内外环境,即宏观的生态环境及内环境即微观生态环境。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系统与人和动物的生长、寿命、健康与疾病等方面有极密切的关系。魏曦教授指出“正常微生物群对人类的健康意义很大,因而微生态学(Mfcroecology)的重要性不亚于宏观生态学。”1981年在日本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广西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PCR检测技术 ,对采自广西五个主要养鸡地区 5 0多个鸡群 3 2 1羽病鸡的组织样品 ,进行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检测的病例平均阳性率为 2 8 3 4%;三黄鸡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 3 9 2 8%) ;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检出 ,其中最小的为 7日龄、最大的为 3 5 0日龄 ;对 5个免疫器官的检测结果显示 ,骨髓的检出率最高( 84 3 8%) ;CIAV阳性病例中与MDV、REV和ALV的混合感染率共计 48 40 %。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快速检测与分型技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根据已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核苷酸序列 ,在病毒结构蛋白 VP2编码基因的高变区两端外侧的保守序列内设计合成了 2条寡核苷酸引物 ,对各种不同致病性的 12株参考毒株进行了 RT- PCR检测。结果 :12个参考毒株均能扩增出约 6 79bp的目的片段 ,而对照的 5种鸡源性病原体 NDV、IBV、CAIV、E.coli、PM均未扩增到相应片段 ;对疑似 IBD的 34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 ,并同时在其扩增的片段内设计另 1对引物进行 Nested- PCR检测 ,结果基础 RT- PCR检测到 11份阳性 ,Nested- PCR检测到 2 3份阳性 ,后者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结果表明 ,建立的 RT- PCR诊断技术具有特异、快捷、敏感的特点。取限制性内切酶 Sac 和 Ssp 以及设计的 2条 vv IBDV(超强毒株 )特异性引物 ,分别应用 v VP2片段 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型特异性引物的 PCR扩增 2种方法 ,对 7个 IBDV分离参考毒株和 2 4个临床样品进行致病性分型。结果 ,确定 2 1株属于 c IBDV(经典毒株 ) ,8株属于 vv IBDV,2株未能确定 ;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均可用于 IBDV的快速分型 ,型特异性引物的 PCR扩增方法更为简便和快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南宁市安吉路屯里村某一个体养鸭场1、3周龄鸭发病。病鸭表现腿软,眼鼻有浆性分泌物,排白绿色粪便,食欲不振,进而不能行走而死亡;剖检病鸭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从病鸭中分离出的细菌分离物,经过各项生化试验,鉴定为溶血性巴氏杆菌。因此该病确诊为鸭溶血性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