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藏猪的耐粗饲特性及其生化机理,本试验选择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正常的2月龄藏猪、长白猪各12头,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和粗粮组,每组6头。常规组饲喂基础日粮,粗粮组饲喂由90%的基础饲粮和10%的菊苣混合而成的粗粮。结果表明,藏猪的日增重常规组与粗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常规组高于粗粮组(P<0.05)。长白猪日增重常规组高于粗粮组(P<0.05),料重比为常规组低于粗粮组间(P<0.05)。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藏猪血清中CPK、LDH活性大部分月龄都低于长白猪,而AKP活性则均高于长白猪。同一猪种,粗粮组血清中CPK、LDH活性低于常规组,而APK活性高于常规组。可见,藏猪的耐粗饲特性与血清中CPK、LDH活性降低,而AKP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A组以VR1020免疫作为对照,B组以TS2l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型质粒VTS2l免疫。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IgG总量和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比色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伴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及IL—2的谤生活性,常规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VTS2l免疫小鼠血清的IgG含量和特异性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ConA刺激增殖反应和IL—2诱生活性均比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强;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也显著超过对照组。免疫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显著增强,表明VTS2l具有很强的免疫激活作用,有进一步研制开发成为猪囊虫病DNA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将82头藏猪和84头其他品种猪屠宰后测定背膘厚,采集背部最长肌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嫩度。采集血样提取DNA,利用PCR-RFLP分析ADD1基因的基因型,发现藏猪和其他猪种中均能检测到三种基因型AA、AB和BB。三种基因型的肌内脂肪含量和嫩度存在差异(P<0.05),而背膘厚不存在差异(P>0.05)。ADD1基因在藏猪和其他猪种中存在多态性位点,可以作为肌内脂肪选育的标记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4.
猪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着猪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猪肠道有益菌和病原菌菌群的平衡促使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作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促进猪的生长发育。相反,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影响猪的健康发育,易引发疾病的发生。本文分析总结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影响,旨在为猪科学、健康养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仔猪早起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对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在了解仔猪早期肠道微生物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为仔猪提供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保障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该文主要论述仔猪早期肠道微生物变化特点出发,提出一套仔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为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藏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特性及耐粗饲特性,本试验选择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正常的藏猪和长白猪各18头,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和粗粮组,每组9头。分别于0、30、60日龄采集肠道内容物,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肠道中四种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梭状杆菌)开展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出生时,藏猪、长白猪肠道内四种细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随着生长发育,断奶后藏猪肠道内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多于长白猪(P0.05),梭状杆菌数量极显著多于长白猪(P0.01),芽孢杆菌属两个猪种之间无明显差异。饲喂粗饲料后,藏猪肠道内梭状杆菌、芽孢杆菌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长白猪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藏猪、长白猪耐粗饲性状差异的遗传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羧酸转运蛋白亚型,广泛分布于动物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中,通过参与乳酸、短链脂肪酸等单羧酸物质的跨膜转运,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营养物质转运、调节pH、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调控葡萄糖代谢平衡等。本文就近年研究,总结了MCT1在单胃和反刍动物体内的定位分布、表达差异,并重点阐述了MCT1通过转运单羧酸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和转运调控机制,为MCT1在动物体内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切实保护耕地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用同度量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耕地面积递减的严重性,对不同程度发达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的内涵进行剖析,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耕地保护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石灰性紫色土上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上花生施铁及不同铁浓度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上施1.5mg/2.5kg土铁能促进快生型花生根瘤菌株85-7的侵染结瘤与固氮特性和花生生长发育,而HN11基因工程菌株在不施铁时也与“天府3号”花生有良好的共生固氮作用。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存在着菌种间差异;铁与花生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全氮及固氮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石灰性紫色土上施铁或接种高效根瘤菌剂能提高花生产量,并能增强根瘤菌株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10.
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分离与孵化是进一步研究其生物特性、免疫原性的前提。本文就病料的处理、分离方法、孵化试剂选择及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保存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