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uxR家族调控蛋白调控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从而影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分析LuxR家族调控蛋白序列,对其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和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研究生物被膜形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生物被膜增强剂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LuxR家族调控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菌的细胞质中;无信号肽结构,推断其为非分泌性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等结构元件;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对三级结构的稳定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含有5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包括第79位、第165位和第171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包括第90位和第211位氨基酸;无跨膜结构域,推测LuxR家族调控蛋白不属于跨膜蛋白;LuxR家族调控蛋白参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Autoind_bind和HTH_LUXR,该蛋白通过这2个保守结构域起到转录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根据绵羊、猪、小鼠和牛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山羊MSTN基因的5'同源臂和3'同源臂,其长度分别为5.2 kb、1.1 kb。在ploxPneo载体的neo基因上游和下游分别插入上述2个同源臂,经PCR、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该载体的2条同源臂包含山羊MSTN基因的相应外显子及其邻近的部分内含子,从而成功构建了山羊ploxP-MSTN打靶载体。  相似文献   
4.
饮食、环境的改变断奶仔猪易引发断奶应激综合征,造成肠道屏障功能紊乱。丁酸梭菌是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可有效维护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肠道屏障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丁酸梭菌调控断奶仔猪肠道屏障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丁酸梭菌在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健康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肠道是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器官,同时也是机体抵御外界环境的重要防线。因而,保持肠道健康不仅可以增强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对动物整体健康也十分重要,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厚朴酚是一种从中药厚朴的茎皮中分离出的植物多酚类物质,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研究显示,厚朴酚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形态、调节肠道蠕动功能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继而维护肠道乃至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厚朴酚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评定了不同化学处理对稻草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用复合碱、氨及尿素处理稻草后,称量1 g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39℃发酵瓶内体外发酵,分别于24,48,72,96 h冰浴终止发酵,测定产气量、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及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表明,化学处理提高了稻草发酵的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以及微生物蛋白浓度。其中复合碱处理组的发酵速度最快,累计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次为尿素处理组和氨化处理组,对照组最低;尿素处理组的pH、氨态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氨化处理组和碱化处理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化学处理提高了稻草的体外降解率,其中复合碱化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8.
体外瘤胃发酵法评定不同类型饲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法评定不同类型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1比较了不同粗饲料(麦壳、羊草、稻草、高能饲草、美国苜蓿、国产苜蓿、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青贮、玉米秸青贮和杂交高粱青贮)的体外发酵特性,试验2比较了不同蛋白质饲料(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芝麻粕和棕榈粕)的体外发酵特性,试验3比较了不同饲料组合(稻草组合、苜蓿组合、羊草组合和麦壳组合,各组合精料相同)的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玉米青贮(包括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青贮)和苜蓿(包括美国苜蓿和国产苜蓿)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GP)、干物质降解率(DMD)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麦壳的GP和DMD则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豆粕体外发酵48 h的GP最高,其发酵速度最快。不同蛋白质饲料的有机物降解率(OMD)和DMD差异较大,以豆粕的OMD与DMD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饲料(P<0.05);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也以豆粕最高,显著高于芝麻粕和棕榈粕(P<0.05)。对于不同饲料组合,中性洗涤纤维与粗蛋白质比值(NDF/CP)越小,其发酵速度越快、降解率越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DF/CP与D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1)对于粗饲料,玉米青贮和苜蓿类饲料的体外发酵GP较高,发酵速度较快;麦壳的体外发酵GP较低,发酵速度较慢。2)对于蛋白质饲料,豆粕的体外发酵GP、发酵速度和MCP浓度均高于其他蛋白质饲料。3)对于饲料组合,NDF/CP会影响体外发酵特性,NDF/CP越小,其发酵延滞期越短、发酵速度越快、降解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瘤胃体外降解技术研究了弱光胁迫对小麦秸营养价值及畜禽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以弱筋小麦"扬麦15"为材料,在灌浆期进行3个遮阴水平(0%,50%,66%)和3个遮阴时间(2,4,8d)的处理,成熟后统一收取小麦秸,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利用体外降解技术评定其体外降解率。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遮阴水平与遮阴时间均显著影响小麦秸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P0.05),但遮阴水平与遮阴时间没有交互作用;遮阴水平由0%增加至66%,小麦秸CP及NDS含量分别由3.06%,23.97%降至2.35%,20.46%,差异显著(P0.05);而小麦秸NDF含量则由76.03%显著升高至79.54%(P0.05);遮阴时间由2d增至8d时,小麦秸CP及NDS含量分别由3.11%,23.09%显著降低至2.51%,21.43%(P0.05),而NDF含量则由76.91%显著升高至78.57%(P0.05)。体外试验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尔山羊为瘤胃液供体,称量1g小麦秸样品于含有10mL瘤胃液和50mL培养基的39℃发酵瓶内体外发酵,培养72h冰浴终止发酵,测定产气量、pH、体外降解率和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体外降解率结果显示,遮阴水平与遮阴时间均显著影响小麦秸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且遮阴水平与遮阴时间没有交互作用,随着遮阴水平增加,小麦秸干物质消失率(DMD)、NDFD及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分别由40.33%,40.82%及36.56%显著降低至35.20%,36.03%及33.36%(P0.05);随遮阴时间增加NDFD由38.88%显著降低至36.94%(P0.05)。小麦秸体外降解结果显示,遮阴水平与遮阴时间均显著影响累积产气量(P0.05),并且存在交互效应;遮阴水平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丁酸产量及乙丙比(P0.05),遮阴时间对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及组成没有影响,且遮阴水平与遮阴时间没有交互作用。随遮阴水平增加,小麦秸体外降解累积产气量、TVFA、丁酸产量分别由131.64mL、57.04mmol/L及5.18mmol/L显著降低至120.96mL、51.25mmol/L及4.32mmol/L(P0.05),而乙丙比则由2.47显著增加至2.60(P0.05);随遮阴时间增加,累积产气量由130.46mL显著降低至121.22mL(P0.05)。结果表明,遮阴处理显著增加了"扬麦15"小麦秸NDF含量,降低了小麦秸粗蛋白、体外降解率及发酵累积产气量与挥发性脂肪酸产量,但对挥发性脂肪酸组成没有影响;不同遮阴水平对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瘤胃甲烷菌共存对厌氧真菌代谢产有机酸特性的影响。根据6种有机酸的化学特性确定紫外检测波长、缓冲液浓度、p H、流速、柱温和进样量等液相色谱条件;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厌氧真菌纯培养及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上清液中6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的条件为:5 m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液(p H=2.4)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 L/min,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214 nm波长检测。6种有机酸能够在30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各种有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为0.20~1.00μmol/L,定量限为0.667~3.333μmol/L,回收率为92.17%~101.61%。甲烷菌共存影响了厌氧真菌的代谢产物。厌氧真菌利用葡萄糖的主要水溶性代谢产物为甲酸、乳酸、乙酸,以及微量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及乙醇;甲烷菌共存显著降低了上清液中甲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乙酸含量(P0.05)。综上,本试验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快捷、灵敏、有效地检测厌氧真菌代谢葡萄糖产生的6种有机酸的含量,并发现甲烷菌共存显著促进了厌氧真菌氢化酶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