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北内蒙主要用材树种的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红皮云杉、胡桃楸、水曲柳7个主要用材树种的种源选择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分析与总结。主要对各树种的早期选择,种源遗传稳定性研究及最佳种源选择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种源选择不仅为各造林地区提供了最佳种源,而且也为今后各树种的遗传改良、种子调拔、良种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8a生16个种源13个参试点9类53个性状的系统研究,将兴安落叶松的适生范围划分了3个造林生态相似区:即大兴安岭西北部低湿、低温、低产区(包括满归、库都尔和莫尔道嘎);大小兴安岭中湿、中温、过渡区(包括甘河、加格达奇、黑河三站和北安);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完达山高湿、高温、速生区(包括凉水、帽儿山、错海、石河、桦南和东方红)。以各造林生态区内代表试点为据,揭示了兴安落叶松主要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变异性状多、内容丰富广泛、遗传性变异大,以经向变异为主,纬向变异为辅,属经纬双重连续渐变型。经向偏东、纬向偏南的种源项芽萌动晚、封顶迟、年生长期长、枝粗叶茂、苗期心止率低、季节生长量均匀、高径生长量大,特别是生长性状已形成了明显的南北东西的梯度变异。体现了由西—东、由北—南、干—湿、冷—暖气候生态模式的渐变。水热因子的综合作用是兴安落叶松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在大兴安岭北部,种源子代的变异突出了种源与试点的互作,以当地和小兴安岭西北部种源表现较好。因此,在全分布区范围内适当由南向北调拔种子,将获得较大的增产效益。在种源的遗传分化中,以生长性状的分化最为明显,可作为种源选择和区划种源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树木种类繁多,广泛的开展适地适树试验,从中选择适宜树种,这是解决我国当前造林保存率低,生长发育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落叶松资源丰富,种类很多,是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黑龙江省除变种外,目前主要有四个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以下简称为:G,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落叶松(L. Olgensis)以下简称为:O,本省南部有少量分布;这两个种  相似文献   
4.
Scotspine(PinussylvesIrisvar.mongoIica)isoneofthemaintreespeciesofsilviculture,shelterbeltsandgreeningbeltsinthenortheastofP.R.China.Asitisresistanttocoldanddry,notovercriticalaboutsoilmoisture,stronginrootsystemetc.,itwasafforestedinmanyregionsinChinarecently.Inordertoimprovescotspinefurther,makefulluseofthesuperiorgeneresources,wemustdotheworkofitsprovenanceandprogenytesttodistinguishindividualsandpopulationaccordingtothephenotypeofitsprogenies,andtose-lectfineprovenanceandfamilyandindi-vi…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LarIkolgcnsis'\"itI1fastgro\`1I1al1dhigI1utiIiza-tion\'aIue,isamainrcforcstationspccicsintl1cnorthcn1mountainofnortl1castpartofCl1il1a.Ductoitsl1igl1ecologlcaldi\'crsity'lndistributio11arca-long-til11cnatu-ralselcctlonandgcncticdiffercl1tiatio…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落叶松杂交育种在国外开展得比较早,日本落叶松×欧洲落叶松杂种第一代已在欧洲许多地方大量繁殖。我国落叶松杂交育种工作方面,在辽宁和黑龙江省都取得一些进展。落叶松在黑龙江省除变种外,目前主要的有四种:必安落叶松,主要分布在大小兴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遗传改良效果及其育种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地、有步骤地取得落叶松优良品种,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主要进行了种间选择、种源选择、林分选择、优树选择、杂交育种、子代测定,种子园、扦插繁殖及早期选择等研究。同时较详细地探讨了落叶松阶段性育种程序——短期育种计划。十几年来的试验表明:①这个育种模式反映了当今树木育种特点,为今后制定长期的、更完善的育种计划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②在种间、种源选择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良树种、优良种源、优良林分、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杂交组合建立各种类型的种子园,为林业生产提供大量的繁殖材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③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是落叶松遗传改良、不同层次育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保证。④为今后落叶松遗传改良和制定长期育种计划提供一系列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皮云杉地理变异规律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全分布区第一次种源试验10年生、9个种源、9个参试点3类10个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红皮云杉天然分布区内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影响性状变异的决定因素是经度,子代生长性状的变异与经度呈正相关。水分因子是产生变异的主导因子。来自经度高、雨量大的地区的种源生长快、冠幅大、保存率高,体现了由西向东,由干到温的气候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优树半同胞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于1988年在帽儿山实验林场林木改良实验站进行调查研究,对7年生樟子松优树半同胞家系测定林进行多性状的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利用主分量指数对112个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进行选择,初步选出了优于最佳对照的29个优良家系和低于对照平均值的21个低劣家系。这种指数选择集中了多性状的信息,比单一性状选择具有优越性。结论表明优树家系的选择是有效的,可为建立一代生产性种子园和将试验林改建为实生苗种子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落叶松种间初步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适地适种源试验,这不仅是解决造林保存率低,生长不良的重要措施,也是树木改良的重要基础。 长白落叶松分布以吉林省的长白山为中心,仅向东北延伸到黑龙江省的张广才岭。其分布范围约在北纬41°30′—45°20′,东经126°30′—131°40′。现已成为东北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