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发育的负性调控因子,本研究用RT-PCR方法克隆藏鸡MSTN编码基因,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STN mRNA在藏鸡腿肌等10个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藏鸡MSTN DNA长1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藏鸡与原鸡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99.7%,有6个同义突变和1个非同义突变的氨基酸差异.MSTN mRNA在腿肌、胸肌、心脏、肾脏、睾丸、卵巢、胃中均检测到表达,脂肪、肝脏、肺中未检测到MSTN mRNA表达.MSTN mRNA表达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腿肌、胸肌、心脏、肾脏、睾丸、卵巢和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巨野县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助推农业、畜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县东南部6个镇区,在陶庙镇夏庄、夏苗庄2个民族村(回族)的带动下,“架子羊”、“架子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这种养殖模式,省时省力育肥快,是民族村村民的独创,其牛羊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省市,成为巨野县的一个支柱产业。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饲料需求量迅速增大,为玉米秸秆加工青贮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将玉米秸秆加工青贮,  相似文献   
3.
调查地震灾后北川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和繁殖特征的动态变化,研究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为控制害兽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7月、10月和2010年1月、4月、7月、10月在居民区、农田、林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标本,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根据其性比、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指标分析繁...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灾后北川村庄小兽种群动态变化,掌握小兽种群数量及变化规律,防止灾后兽害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爆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每季度采用夹夜法对北川村庄进行小兽种群动态调查.整个调查期间捕获小兽176只,分属2目2科3属4种,捕获率为10.88%,其中四川短尾鼦为优势种,占捕获数的94.89%.调查期间,小兽种群数量在2010年10月为最高峰,每年4、7月为其繁殖高峰期,雌体怀孕率为41.56%,平均胎仔数为4.16个,雄体睾丸下降率为69.89%.不同季节、不同年度间小兽种群数量存在差异,可能受栖息环境改变及季节、气候、食物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对四川省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格西沟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类型丰富,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56科,305属,794种;2.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地理分布类型较为丰富,涉及种子植物所有属的分布类型(15个),其中温带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64.91%,其次为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16.72%和11.80%;从科的分布类型来看,本保护区草本植物涉及种子植物12个科的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占比最大,各占总科数的14.29%,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型,各占总科数的12.50%和10.71%,体现了该保护区草本植物较为明显的温带性质;3.保护区内草本植物除所含单种科属较多外,还含有大量的特有种和特色草本资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巨野县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助推农业、畜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县东南部6个镇区,在陶庙镇夏庄、夏苗庄2个民族村(回族)的带动下,"架子羊"、"架子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红原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牧业健康发展是当地社会稳定的基础,而鼠害对草场的破坏会直接影响牧业经济安全。本研究针对当地草场2种优势害鼠种类[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于2013年7-9月采用"有效洞口法"和"样方内捕尽法"分别调查了红原县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当地草场高原鼢鼠有效洞口平均密度为113.3个/hm2,高原鼢鼠种群平均密度为39.7只/hm2;高原鼠兔种群平均密度88只/hm2,危害程度均为Ⅳ级(危害程度严重)。为此,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探明草场鼠害现状,深入研究害鼠生物学特性,为主动防控鼠害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以维护当地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高寒草甸关键物种,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样方法研究了高原鼠兔干扰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高寒草甸植被盖度、高度、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土壤含水量和紧实度(P<0.05),而显著增加了多样性指数、表层土壤容重(P<0.05);2)随干扰强度增加,植被盖度、高度和土壤紧实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为375~735个/hm2时达到最高;3)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禾本科和豆科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和重要值,而显著增加了杂类草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和重要值(P<0.05),不同干扰强度下,各植被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变化明显,其中,豆科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功能群多样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所述,高原鼠兔的干扰显著改变了川西北高原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土壤物理性状,适度的高原鼠兔干扰不仅增加了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还改善了土壤条件,而高强度的鼠兔干扰降低了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不同居群的藏鸡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藏鸡四川居群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在四川省甘孜州对藏鸡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其生长和繁殖等生理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藏鸡四川居群的外貌特征与西藏居群相似,毛色鲜艳,羽翼发达善于飞翔;藏鸡四川居群雌雄个体体重分别可达177.42%,131.57%的相对增长率,成年鸡体重最大值可达1 520 g。四川居群的生长发育指标、产肉性能指标大于西藏居群。藏鸡四川居群较西藏居群具有更优良的基础生物学性能,可优先作为藏鸡遗传育种的材料和基因库。  相似文献   
10.
从2009年7月到2011年4月(春)每季度分别对映秀镇居民区采用夹夜法进行小兽调查,研究小兽组成、相对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等变量,分析震后小兽群落结构与时间动态。结果表明,居民区小兽相对密度为3.34%,主要包括2目2科4属7种,黄胸鼠(Rattusf lavipectus)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为优势种;从2009年7月到2011年4月居民区多样性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升高,均匀性指数降低;小兽相对密度下降,峰值分别出现在2009年夏(17.14%)和2010年秋(5.00%)。地震后2a间映秀居民区小兽相对密度逐渐降低,未形成稳定群落结构,需要长时间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