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用3年时间,通过纯繁选育和杂交测定,研究了常羽(黑羽)乌骨鸡羽色,羽型和朊色性状结果表明:黑色羽能稳定真实遗传,并为显性,羽型分布慢羽占87.3%,快羽占12.7%。  相似文献   
2.
杜晓惠  朱庆  杨志勤 《畜禽业》2002,(7):X002-X003
通过对川南常羽乌骨鸡3种羽色系的纯繁、杂交以及与3个浅肤品种的杂交,初步揭示了川南常羽乌骨鸡肤色的遗传现象。结果表明,所用乌骨鸡的肤色主要受遗传控制,存在杂合类型,黑羽系和麻羽系的肤色遗传较为稳定。乌肤性状终生不变,且与趾色、肉骨及内膜色高度相关。乌肤公鸡与不同浅肤母鸡的杂交后代可表现出较高的不同的乌肤比例,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尚可保持乌骨鸡的乌色性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川南常羽乌骨鸡三种羽色系的纯繁、杂交以及与三个浅肤品种的杂交,初步揭示了川南常羽乌骨鸡肤色的遗传现象。结果表明,所用乌骨鸡的肤色主要受遗传控制,存在杂合类型,黑羽系和麻羽系的肤色遗传较为稳定。乌肤性状终生不变,且与趾色、肉骨及肉膜色高度相关。乌肤公鸡与不同浅肤母鸡的杂交后代可表现出较高的不同的乌肤比例,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尚可保持乌骨鸡的乌色性状。  相似文献   
4.
草科鸡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科鸡原产地选择草科鸡种鸡,建立30个家系,进行了3个世代的选育研究.通过选育和提纯,形成了外貌特征明显、优质性状突出、遗传稳定和生产性能良好的草科鸡种群;在选育过程中,进行了草科鸡体形体貌、种用性能、肉用性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基础性测定,各种性能和指标呈世代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FP)变化对家禽脂肪性状形成的作用,实验采用SYBRGreenΙ荧光定量法,首次测定了四川山地乌骨鸡1、14、28、42、56、70d和84d胸肌、肝脏、腹脂和皮脂组织中ADFP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ADFP基因表达量在28d,腹脂和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P<0.05),且腹脂>肝脏>皮脂>胸肌;在42d,胸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脂(P<0.05),且胸肌>肝脏>腹脂>皮脂;在84d时,胸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中的(P<0.05),且胸肌>腹脂>肝脏。腹脂中ADF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与活重和冠重性状的变化显著相关(P<0.05),胸肌中ADF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育性的变化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变化显著相关(P<0.05)。ADFP基因可能在鸡脂肪性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柏俗称川黄柏,其树皮可做药物,有健脾、止泻等功能,对于腹泻、痔疮、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温病发热、胃肠炎、痢疾、热度、湿疹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黄柏是芸香科植物体系,主产地贵州。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多数植物所困扰的问题——病虫害。研究了黄柏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此来提高黄柏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丹参水提液对鹌鹑育雏期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只1日龄鹌鹑,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低剂量组(丹参水提液添加量为2%),Ⅲ组为中剂量组(丹参水提液添加量为4%),Ⅳ组为高剂量组(丹参水提液添加量为8%),试验期35 d。记录体重增长,并在35 d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结果表明:①在鹌鹑饮用水中添加低、中、高水平的丹参水提液均能显著性的提高鹌鹑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胸腺指数均显著性的提高(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性的提高(P<0.05)。③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含量相较于空白组显著性的升高(P<0.05)。丹参水提液对育雏期鹌鹑的免疫和生长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山地乌骨鸡”经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多年选育,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和生产性能,并获得1997年度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列为省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川山地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0~12周龄生长发育资料和13周龄屠宰性能资料,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品种性能,揭示各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显示山地鸡料肉比、增重能力和屠宰性能均明显优于丝羽乌骨鸡;两品种公鸡的屠宰性能总体优于母鸡.推测山地鸡和丝羽乌骨鸡最佳屠宰时间分别为16周龄和14周龄.本试验为品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川山地乌骨鸡是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以川内数个地区的四川常羽乌骨鸡为素材选育的新品种,于1996年通过省级地方品种审定,其冠、脸、髯、喙、趾、皮和舌呈乌黑色,屠宰后可见皮、肉、骨、内脏亦呈现黑色,食用鲜嫩味美,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