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7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M基因和N基因从重组质粒pMD18-T—M—N中亚克隆至pBV220原核表达栽体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VM—N。将pBVM—N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重组菌经温度敏感诱导表达,其细菌裂解物经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19ku的目的蛋白,与M基因表达产物一致;经蛋白质分析软件Bandscan分析,其表达量可达19.1%;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兔抗PRRSV血清所识别,与预期的M基因表达产物相一致,而N基因未获表达。  相似文献   
2.
随着蛋白质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以百种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已研究的较为清楚,但对于这些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的途径和机制尚知之甚少。通常认为蛋白质的1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3级和4级结构,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很多蛋白质的折叠与装配过程中,有其他蛋白质或酶的参与,其中分子伴侣就是目前研究得最多也是研究最热的一种。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分子伴侣与病毒的增殖过程密切相关,从病毒复制的起始、转录的进行、翻译的完成到病毒粒子的装配成熟,甚至病毒在宿主体内的转运都有分子伴侣的参与。随着病毒与分子伴侣相互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抗病毒的又一可能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猪瘟伪狂犬病重组病毒SA215(A)疫苗株的构建(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酸钙转染系统 ,将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 15株DNA与PP6 3LacZE2DNA共转染Vero细胞 ,获得SA2 15 (A) 1、SA2 15 (A) 2和SA2 15 (A) 3等 12个重组病毒株。以光生物素标记的HCVE2基因为探针进行初步鉴定后 ,挑选SA2 15 (A) 1株作BamHⅠ酶切和southern转印杂交鉴定 ,结果表明构建是成功的 ,将其命名为SA2 15(A)。直接荧光抗体检测、SDS -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HCVE2基因在重组病毒内获得表达 ,产生大小约 5 1kd的蛋白。对SA2 15 (A)株进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培养特性观察试验表明该毒株可适应Vero、BHK2 1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 ,但对不同细胞系表现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病毒,病毒粒子具有较强的抵抗力。SYBRGreen是结合于双链DNA的荧光染料,可在定量PCR反应时与双链PCR产物结合放出荧光信号,被仪器系统实时监控并检测。目前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在遗传性疾病的诊断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根据编码PRV最保守的基因之一的gB基因和PRV的主要毒力基因,即标志性疫苗缺失的gE基因核酸序列设计引物,以含有gE基因的重组质粒ppgE作外部参照,建立了gB和gESYBR Green PCR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重复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大熊猫IL-4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菌落PCR鉴定、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IL-4基因开放阅读框由39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包括编码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0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大熊猫IL-4(DQ16651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和100%;与其他哺乳动物如犬、猫、人、猪、牛、羊、马、兔、鼠等的IL-4核苷酸同源性为50.7%(鼠)~87.7%(犬);IL-4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在35.7%(鼠)~78.8%(犬);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大熊猫与犬、猫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轮状病毒(PoRV)在MARC-145细胞系上的培养特性及增殖规律,本试验利用MARC-145细胞,从四川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到1株PoRV,并通过PCR检测、病毒理化实验与微量中和实验证实,命名为SC-R株。用含不同浓度胰酶营养液培养SC-R株48h后,分别收集病毒液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以SC-R分离株感染MARC-145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分别收集感染病毒液,利用PoR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中病毒RNA进行定量分析,绘制PoRV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用含3%胰酶营养液培养的细胞液中PoRV的R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步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外病毒RNA含量呈“s型”曲线增长,感染后0~8h为潜伏期,病毒RN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8~36h为突破期,病毒RNA含量呈对数增长;感染48h增长速度减缓,维持在较高水平,逐步进入稳定期。胰酶可增加PoRV对细胞的感染性,3%是本试验最为适用的胰酶浓度;PoRV感染MARC-145后在细胞内增殖并逐步释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7.
先将猪细小病毒(PPV)SC-1株VP2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质粒pMD-VP2;设计两对引物(分别引入Hind Ⅲ和Sac Ⅰ两个酶切位点)扩增猪圆环病毒二型(PCV2)SC株ORF2基因,构建了pMD-ORF2.A和pMD-ORF2.B两质粒;经相应内切酶酶切后回收目的片段,插入PPV SC-1株VP2基因的Hind Ⅲ和Sac Ⅰ两个特异限制酶切位点处(分别对应于PPV VP2蛋白N端和C端1/3处),得到重组质粒pPVP2-ORF2.A和pPVP2-ORF2.B.经鉴定后的质粒pPVP2-ORF2.A和pPVP2-ORF2.B用Kpn Ⅰ、BamH Ⅰ和ApaL Ⅰ三酶切,回收含VP2和ORF2基因的目的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得到重组质粒pEGFP.VO.A和pEGFP.VO.B.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于Cos7细胞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仅在转染pEGFP.VO.A的样品中观察到了病毒样颗粒(VLPs).纯化VLPs免疫小鼠,结果显不能产生较好的细胞免疫和针对PPV和PCV2的特异性体液免疫,该结果表明研究中获得了PCV VP1-PCV2ORF2重组VLPs,同时也揭示PPV VPLs的N端1/3适于外源蛋白插入构建重组VLPs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应用ABC-ELISA和SPA-ELISA检测狂犬病疫苗免疫犬后血清中抗体的效价,比较研究了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检测狂犬病血清抗体水平。ABC-ELISA较SPA-ELISA敏感性高4倍,前者的阳性检出率(100%)高于后者(92.8%)。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介绍了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猪免疫系统的损伤过程,其他病原对该过程的促进和诱导作用,刺激免疫系统影响病毒复制和临床病例发生,综述了有关疫苗研究情况。国内外在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上有很多相关研究报道,可供借鉴。研究为探讨运用疫苗途径来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效价为10(-4.50)MICLD(50)/0.03ml的狂犬病HEP/BHK(21)活毒疫苗免疫犬后,对免疫前和免疫后1、3、6、12、30个月血样进行了血清学评价和免疫原性分析。15只犬免疫1月后,血清抗体全部阳转,66%的犬在30个月后抗体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免疫1年后90%以上的动物能够得到保护。统计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犬免疫反应无显著差异,但三月龄以下犬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