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勾针扎入犊牛舌下根部是由于犊牛采食了混有勾针的料草致使勾针进入犊牛口腔内,在咀嚼过程中勾针到达舌下并扎入舌根部位所致。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喂食犊牛的料草没有经过认真筛选,犊牛在采食时缺乏采食经验而误食,并对机体造成危害。对一例勾针扎入犊牛舌下根部的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及处理方法作一概述,以期为避免该类病的发生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抗应激处理对肉牛引入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方法]对两批共99头牛分别进行启运前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第一批)与盐酸氯丙嗪(第二批),途中运输时间分别为36 h与48 h,运输途中不给食物与饮水。牛运抵后继续观察35 d,记录发病情况。[结果]两批对照牛的平均发病率为67%。小体重组(250-300 kg)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大体重组(300-350 kg组和350-400 kg组)发病率(P〈0.05)。虽然接种疫苗诱导产生了抗体,但接种应激加重了牛引入后发病。牛运输前肌注盐酸氯丙嗪组较对照组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且0.6 mg/kg比0.3 mg/kg效果更好(P〈0.05)。[结论]启运前采用肌注盐酸氯丙嗪的抗应激处理能显著降低牛引入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勾针扎入犊牛舌下根部是由于犊牛采食了混有勾针的料草致使勾针进入犊牛口腔内,在咀嚼过程中勾针到达舌下并扎入舌根部位所致.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喂食犊牛的料草没有经过认真筛选,犊牛在采食时缺乏采食经验而误食.并时机体造成危害.对一例勾针扎入犊牛舌下根部的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及处理方法作一概述,以期为避免该类病的发生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在运输前,对第1批的69头牛进行以肌肉注射科特壮为主的综合用药处理,对第2批的39头牛进行肌肉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处理,运输时间分别为32 h和36 h,途中不提供水和任何食物,牛运达后继续观察30 d,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几乎肉牛始终都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中;第1批牛和第2批牛在运达后陆续发病,2批牛分别在运后第9天和第13天前时,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低,但之后到运后1个月,试验组又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高;运后第1批牛要比第2批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1.23%和20.2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