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光周期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褪黑素(MLT)的分泌,而MLT能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本试验旨在研究光周期对山羊MLT分泌、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8只6月龄雌性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CG,自然光周期)组、短光照(SDPP,光照8 h/d,黑暗16 h/d)组和渐减光照(SIPP,光照时间从16 h/d逐渐缩短到8 h/d)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增加了血清MLT含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IPP显著增加了血清MLT含量(P<0.05);2)在试验第30天,SDPP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IPP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组和SIPP组血清T⁃SOD、GPx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和SIPP均显著提高了血清IgG含量(P<0.05),此外,SDPP显著提高了血清IL⁃1β、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而SIPP仅显著提高了血清IL⁃1β含量(P<0.05);4)在基因表达方面,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上调了白细胞中SOD1、GPx1、GPx4、CAT、核转录因子2(Nrf2)、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组白细胞中SOD1、CAT、GPx4、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SIPP组白细胞中SOD1、GPx1、CAT、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持续短光照能分泌更多的MLT,提高山羊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3.
本试验旨在探究慢性寒冷应激对绵羊体增重、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55.50±0.80)kg、毛丛长度为(11.60±1.47)cm的3岁杜蒙杂交母羊18只,随机分为3组:舍内加热组(对照组)、舍内组和舍外组,每组6只。试验共28 d,每天记录各组试验羊的采食量,并于试验第1、14和28天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于试验第14和28天进行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并收集白细胞,测定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舍外组绵羊的ADG显著降低(P<0.05);2)在试验第14天,舍外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含量和白细胞中IL-1β、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舍内组血清IL-1含量和白细胞中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第28天,舍外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L-2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白细胞中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舍内组血清IL-2含量显著下降(P<0.05);3)在试验第14天,舍外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白细胞中GPx、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试验第28天,舍外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GPx、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白细胞中GPx、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白细胞中CAT、核转录因子2(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和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舍内组血清T-AOC及CAT活性和白细胞中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慢性寒冷应激能够降低绵羊的体增重,抑制机体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水平,而安置供暖设备的保温圈舍可以显著缓解这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5.
试验旨在研究黑沙蒿水提物(AOE)对肉仔鸡小肠黏膜形态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空白组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 AOE。第14、16、18 d时,对照组及试验组肉仔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0μg/kg),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21 d时,与空白组相比,LPS刺激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5);试验组饲粮中添加AOE缓解了因LPS刺激导致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的下降,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8 d时,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绒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组相比,LPS刺激导致十二指肠IL-2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IgM和IL-4含量也呈下降趋势(0.05P0.10);试验组饲粮中添加AOE降低了因LPS刺激引起的IL-2、IL-4和IgM含量下降的幅度;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空肠IgG、回肠IgM(0.05P0.10)和IL-4(P0.05)的含量下降;试验组饲粮中添加AOE缓解了由LPS刺激导致的空肠IgG、回肠IgM和IL-4含量的下降,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喂AOE对LPS刺激的肉仔鸡小肠黏膜形态有改善作用,可缓解因LPS刺激造成的肠黏膜损伤,增强肉仔鸡小肠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光照是畜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节体内的多种生理机能。本文主要就光照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以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热应激状态下羊的体温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应激是由高温环境所引起的,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当环境有效温度超过羊的等热区上限温度时,羊就会出现热应激。由热应激引发的不良影响广泛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羊的生存质量,而且导致羊体温升高、生长性能降低、免疫力减弱以及肉品质下降。本文综述了导致羊产生热应激的因素以及热应激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机制。在热应激的情况下,机体通过吸收环境辐射热和累积机体代谢产热,使机体获得很高的热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散热能力。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羊只,可通过增加机体散热消除过多的热负荷。当空气温湿度发生变化时,作为恒温动物,绵羊和山羊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产热量、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频率和行为等方式,来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总之,羊可以利用复杂有效的散热机制维持体温平衡,适应高温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