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抗菌肽基因酵母安全评价及在饲料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弗莱明(Fleming)发现青霉素,1952年瓦克斯曼(Waksman)发现链霉素,先后获得诺贝尔奖。抗生素的发现造福人类作出很大贡献。近来,由于滥用抗生素而诱发耐药性病原菌的产生,造成医疗上的困难,又由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及残留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1998年欧共体禁止抗生素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自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广西通过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理顺蚕种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蚕种质量监督管理和市场执法检查,严格实施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宣传培训等活动,推动了《蚕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使广西的蚕种产量和质量得到稳步提高,蚕种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蚕种市场秩序逐步好转,较好地维护了各方利益,促进广西蚕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蚕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部分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督,积极开展蚕种执法,完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加强各地执法队伍建设,并在《蚕种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制定和出台《蚕种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3.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总结当前桑园病虫害防治施药设备机具的优缺点,调查分析几种施药机具的应用效果、生产效率、成本费用,发现风送式喷雾机具有优良的性能,应用效果好,值得在广大农村推广。同时结合广西当前的实际认为,应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施药机具;桑园应合理布局,发挥最佳喷施效果;通过蚕桑合作社提高蚕桑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省力化种桑养蚕综合技术农村示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性强,花工多,风险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老蚕区已转产或正在转产,或向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但其面临其他作物或行业的挑战并没有因此而减轻,为摆脱蚕桑生产的困境,提高种桑养蚕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行科学的省力化种桑养蚕是唯一的出路.本试验拟把多年来有关省力化种桑养蚕及优质高产的各项科研成果和技术综合配套,在蚕区进行表证示范试验,以期达到省工省力、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的,成为蚕区推广应用的样板.经过1997~2000年在广东省化州市安埇村和翁源县三华镇八字陂村15个蚕户3.2hm2桑田的示范试验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了优质高产省力化、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100mg/L以下克孢灵无论是采前桑叶面消毒还是给桑前浸渍叶面消毒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蚕卵孵化率等茧质和种质未见不良影响;100mg/L采前桑园叶面消毒可显著提高虫蛹生命力。应用离子色谱法检测不同消毒方法叶面的药物残留,表明在有效浓度和正确使用的范围内,该药用作叶面消毒是安全和环保的。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6~17日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种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共14名组成了蚕种质量评比专家组分赴全区三个蚕种冷库,对全区23家蚕种场生产的2006年秋制2007年春用冷藏一代杂交种进行了质量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8.
以温敏性的伴性赤蚁蚕(Bombys mori)S伴为材料,用高温干燥(30℃、RH60%)与常温常湿(25℃、RH80%)的条件对蚕卵进行催青处理,测定了胚胎各发育阶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均发现催青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催青后期急剧下降,且在后期高温干燥区低于常温常湿区。另外,通过对这两个处理区的蚕卵可溶性蛋白进行SDS-PAGE筛选,寻找到孵化后期(胚胎发育到第8天时)的胚胎有明显差异蛋白带,并对这两条差异蛋白带进行扫描分析,发现一些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对这两个处理区较大差异蛋白区带进行分离提纯,经氨基酸组分测定表明,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相同,而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氨基酸总含量常温常湿区低于高温干燥区。  相似文献   
9.
抗菌肽具有理化性质稳定、杀菌谱广、抗肿瘤等特性,还具有多项免疫功能,是宿主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对抗菌肽特性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的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本对抗菌肽的几种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从广西蚕区的野外昆虫菜粉蝶(Pieris rapae)、桑尺蠖(Hemerophila atrilineat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体内收集到5株对家蚕有一定食下感染力的微孢子虫,通过生物学性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为其分类鉴定提供依据。来自野外昆虫的5株微孢子虫均具有Nosema属的生物学特性:显微镜下观察形状均呈长卵圆形,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有较明显差异;在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为双核,以二分裂方式增殖,最后形成双核成熟孢子;与Nb抗血清均产生阳性凝聚反应;超微结构观察均具双核,极丝圈数在12~14圈之间,极丝倾斜角与Nb有差异。根据5株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与其它昆虫微孢子虫基于SSU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基于SSU rRNA和rRNA ITS基因序列进行的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初步认为5株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同属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