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9~11月某猪场发生母猪持续性繁殖障碍和7日龄仔猪呼吸困难、寒颤、下痢、体温升高和实质性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3头发病仔猪的病变组织用RT-PCR检测。均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由3头发病猪病料中所分离的细菌。可于普通琼脂、伊红美蓝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形态与组织触片镜检及生化反应特性与沙门氏菌一致,可致死小鼠。仅对头孢唑啉呈中度敏感。结合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致病性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2019—2022年我国南方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基因遗传变异情况,自广东、广西、湖南、江西4个省份的种猪场和育肥场,采集疑似PRRSV感染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ORF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RRSV总检出率为26.12%,其中育肥场场检出率(86.36%)高于种猪场(52.00%);共成功分离到97株病毒并对其进行了ORF5测序分析,发现Sublineage 1.8占比最高(51.55%),其次为Lineage 5(15.46%),Sublineage 1.5、Lineage 8、Lineage 3占比依次为13.40%、10.31%和9.28%;类NADC34毒株在2021年有3个省份(广东、广西和湖南)被首次检出,且当年检出率达13.40%。GP5蛋白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中第13和151位氨基酸以及中和表位变异较多。对其中1株毒株进行重组分析发现,该毒株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其多处基因组与JXA1和IA2014毒株发生了重组。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地区PRRSV流行较为普遍,尤其是在育肥猪群中;流行毒...  相似文献   
3.
蓝耳病的流行给猪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和损失,本文就蓝耳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发病特点、防控思路、防控难点等方面阐述笔者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目前危害规模化养猪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主要引起繁殖母猪流产和仔猪呼吸道症状.由于该病侵害病猪的免疫系统,因此容易引起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猪沙门氏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猪体受到外界应激和自身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感染.2005年3月,广东省某地区猪场41头母猪所产仔猪400头,在转群育肥前发病,发病日龄40~50 d左右,死亡135头.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并发仔猪副伤寒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细环病毒(TTV)目前在全世界的猪群中广泛存在。为了调查其在广东省猪群流行情况,我们运用PCR方法对广东省不同地方猪场和散养户送检的445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TTV总的阳性率为68.1%(303/445),其中TTV1阳性率为43.1%(192/445),TTV2阳性率为24.9%(111/445)。TTV1的阳性率高于TTV2的阳性率,且猪场送检样品阳性率高于散养户。TTV1和TTV2存在混合感染,猪场样品混合阳性率为23.1%(88/381),散养户样品混合阳性率为1.6%(1/64)。几份阳性样品测序和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别属于TTV1和TTV2。调查结果表明TTV在广东猪群中已经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6.
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污染病原,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人类机会致病菌,与全世界大部分食用污染海鲜致死的案例有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食用海鲜产品的人群变多,我国创伤弧菌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简要综述了创伤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的最新进展,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PRRSV-ShB6(P60)株进行了不同冻存时间和冻融次数对其毒价影响的评估。将病毒在-20℃冻存时间为90天,每隔15天进行毒价测定,结果发现其毒价下降趋势不明显,但病毒连续反复冻融12次,每次取样进行了病毒含量分析,结果发现其毒价整体呈波动性下降,前后变化较明显。结果表明,该毒株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病毒活力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朵虎  赵兴刚  吕前前  王东东  冒霞  刘河  赵丹  左存武 《园艺学报》2020,47(10):1883-1894
类受体激酶(receptor like kinase,RLK)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中起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苹果(Malus  domestica)中存在一类具有Glyco_18胞外结构域(SM000636或SM000704)的RLK,命名为Glyco_18-RLK(Gly-RLK)。本试验中以Glyco_18和Pkinase(SM000220)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对53种被子植物基因组中的Gly-RLK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进化特征;明确苹果Gly-RLK(MdGly-RLK)的理化性状、亚细胞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仅19种植物中存在Gly-RLK,家族成员数介于1 ~ 20,单子叶植物中均未发现该家族成员。根据进化分析将其分为8个亚组,亚组Ⅲ、Ⅶ和Ⅷ分布基因数较多。共发现6个MdGly-RLK,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大小、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介于451 ~ 776、50.99 ~ 87.33 kD和5.95 ~ 8.21,主要位于质膜,4个为串联重复。MdGly-RLK在苹果各组织和品种间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接种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后,6个MdGly-RLK均差异表达,MdGly-RLK6(MD15G1156900)可上调至对照的16.33倍。综上,Gly-RLK仅在部分双子叶植物中存在,家族成员的扩增速度较快。MdGly-RLK响应苹果生长发育和黑腐皮壳菌信号,MdGly-RLK6可作为苹果抗腐烂病研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可以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进行各种修饰或改造,然后通过拯救病毒的表型变化来判断这些基因操作的效果,从而可以对病毒基因组的表达调控机制、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等进行研究。本文就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在PRRSV基因功能结构研究以及新型疫苗开发等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一株猪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患有渗出性皮炎的仔猪分离到1株革兰阳性球菌,生化试验、形态学观察进行初步鉴定,然后进行16 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与猪葡萄球菌的核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6%,综合可见该分离菌株为猪葡萄球菌,并将其命名为GDS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