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为了鉴定从拉萨市病犬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株细菌的种属及耐药性,试验采用了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及药敏试验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经16S rRNA PCR鉴定为粪肠球菌,仅对多黏菌素B和利奈唑胺表现高度敏感,对其他28种抗生素均表现耐药。说明从犬中分离出的粪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极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状况,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离45株金葡菌,并进行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结果表明,除了万古霉素、莫匹罗星外,金葡菌对其他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MRSA的检出率为51.1%;mecA基因检出率为51.1%,MRST内mecA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拉萨地区羊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的感染情况和主要流行基因型,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对2018-2020年采自于拉萨地区的36份临床病料样品进行了Pm的分离鉴定,同时分析了其荚膜和脂多糖基因型.结果 表明:纯化菌落经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  相似文献   
5.
兔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拉萨市一种兔场种兔腹泻死亡的病因,本试验从一只种兔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单个或成对的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分离菌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为73.5%~99.8%,采用Mega 7.0软件将分离菌株与11株参考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综合分析后确定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T2018。在动物回归试验中有3只试验兔出现了腹泻,但均未死亡,剖检结果显示,空肠、回肠肠壁薄而透明,内有半透明胶冻样物;结肠和盲肠黏膜充血,浆膜上有出血斑点。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和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5种抗菌药表现出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表现为中介,对其他24种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上述结果表明该种兔场种兔腹泻死亡的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对接诊的一例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的病犬进行治疗及预后,总结出对病犬应以特异性治疗和支持性治疗为主,注意预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牦牛源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本实验对其进行了细菌形态学观察、16S rDNA PCR和序列比对、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分析。结果显示:56份牦牛奶样,分离出135株细菌,对分离菌进行16S rDNA PCR并测序,其中有42株为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75%(42/56),占总检出细菌的31.11%(42/135);其中分离菌株B2019 16S rDNA PCR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同源性为88.6%~99.3%,运用Mega7.0将分离菌株B2019与6株参考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在动物回归试验中小鼠腹泻,剖检小鼠发现肝脏肿大,肺脏边缘有出血;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麦迪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和米诺环素等13种抗生素表现出高度敏感,对多粘菌素B表现为中介,对其他16种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是一株具有较强致病性的蜡样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8.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危害人类健康。针对该病我国采取了大量的防控措施,目前疫情相对稳定,未出现区域性的流行。然而,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跨区域交易频繁,牛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因此,建立可靠的诊断检测技术,定期监控疫情至关重要。目前该病的诊断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学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全血刺激干扰素释放试验、血清学试验和酶联免疫斑点技术,重点介绍现有的牛结核病诊断检测技术,为深入研究病原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兔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拉萨市一种兔场种兔腹泻死亡的病因,本试验从一只种兔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单个或成对的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分离菌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为73.5%~99.8%,采用Mega 7.0软件将分离菌株与11株参考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综合分析后确定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命名为T2018。在动物回归试验中有3只试验兔出现了腹泻,但均未死亡,剖检结果显示,空肠、回肠肠壁薄而透明,内有半透明胶冻样物;结肠和盲肠黏膜充血,浆膜上有出血斑点。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和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5种抗菌药表现出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表现为中介,对其他24种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上述结果表明该种兔场种兔腹泻死亡的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