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组鸡IL-2增强鸡四联灭活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使用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的重组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蛋白 ,经过初步的分离纯化 ,与鸡新城疫 禽流感 法氏囊 传染性支气管炎四联油乳剂灭活苗同时使用 ,检测其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试验共分 5组 ,每组 1 0只鸡。其中对照组只注射四联油乳剂灭活苗 ;4个试验组 ,在注射疫苗的同时分别注射重组鸡IL 2蛋白 0 0 5mg、 0 0 1mg、 0 1 5mg、 0 2 0mg。试验组与对照组同时各注射新城疫等多联油苗 0 5mL。采用HA、HI试验测定鸡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滴度。结果表明 :重组鸡IL 2对该四联油乳剂灭活苗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以第 3、 4组的增强效果较为明显 ,其中对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抗原的抗体效价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 2 42 8和 2 2 3 0个滴度。重组鸡IL 2在使用的过程中 ,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证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山东省内鸡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调查,并对典型的沙门氏菌做了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表明沙门氏菌病在小规模养殖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常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和鸡球虫病混合感染。对所分离的沙门氏菌株鉴定表明,70%为副伤寒沙门氏菌,也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存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传统的防治细菌性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说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与抗生素长期反复使用和盲目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为更有效地防控细菌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临沂沂水县某猪场的病死猪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堆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追踪监测,结果表明,在21d的追踪监测后,2组试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均已在7d后被杀灭,之后直至第21d均未再检测到肺炎克雷伯菌。表明临沂沂水县某猪场采取的生物发酵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杀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此病性质为肿瘤性,会引起病禽多种临床症状,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等。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对REV的结构功能的研究,有效的检测鉴定技术的研发是目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国外水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遭扑杀事件引起了国内水貂养殖业关注。为了解SARS?CoV-2对山东省水貂养殖场户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水貂养殖场户对貂源冠状病毒和SARS-CoV-2的认知情况,同时采集样本应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确定水貂中两种病毒的感染状况。结果显示:47.83%的养殖场户对国外水貂感染SARS-CoV-2被扑杀事件有所了解,36.23%的养殖场户认为该事件会对水貂养殖业带来影响,其中10.14%的养殖场户对水貂进行过SARS-CoV-2核酸检测;84.06%的养殖场户认为貂源冠状病毒不会感染人,57.49%认为国外水貂感染SARS-CoV-2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养殖场其他动物(如犬猫等)感染,仅0.97%认为貂源冠状病毒与SARS-CoV-2存在一定关系,更多的(52.17%)是不清楚;310份样品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貂养殖场户普遍意识到貂源冠状病毒与SARS?CoV-2相关性很小,其对水貂养殖业影响不大。但部分养殖场户对这两种病毒及其对水貂养殖业的潜在威胁尚缺乏足够认知,因此需要加强对养殖场户的认知宣传和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微滴式数字PCR (dd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MDV VP2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PCR扩增AMDV VP2基因并克隆至p 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MD19-T-AMDV,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该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通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AMDV的ddPCR方法。分别以AMDV、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水貂流感病毒基因组为模板,按照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评估其特异性;将1.43×107拷贝/μL~1.43×100拷贝/μL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采用优化后的ddPCR和文献中的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采用优化后的ddPCR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以变异系数(CV)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佳引物终浓度为400 nmol/L (1.2μL)、探针终浓度为200 nmol/L (0.6μL)、退火温度为60℃。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可检...  相似文献   
7.
猪流感(SI) 是由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群发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及迅速康复,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能感染,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的群发性疾病之一.SI 能引起种猪繁殖障碍、育肥猪增重减慢等,也是猪产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016年山东省几种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荧光定量RT-PCR或PCR方法,对山东省部分猪场送检的730份病料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检出248份阳性病料,样品个体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的病原依次为猪圆环病毒2型(13.02%)、猪蓝耳病病毒(10.41%)、古典猪瘟病毒(8.08%)、猪流行性腹泻病毒(7.26%)、猪伪狂犬病毒(3.84%)、猪轮状病毒(1.65%)、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0.14%);样品混合感染阳性率为8.08%,以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最为常见(3.02%)。本次病原学检测为山东省猪场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鸡群的危害巨大,我国规定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的政策。为了摸清山东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的效果,以及时发现、分析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免疫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补免,确保我省不发生疫情,本实验应用血凝抑制方法(HI)对山东省17个市禽的1792份血清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re-4和H5N1re-5的抗体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4.93%和84.20%。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山东省毛皮动物溶血性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PCR等检测方法对山东省各地市送检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从病死毛皮动物(狐狸)脏器内分离到一株溶血性不动杆菌。该分离菌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亚胺培南、安曲南、庆大霉素等抗菌药存在耐药性,耐药率达到60.0%。说明溶血性不动杆菌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中存在感染情况,并且有一定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