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中国非洲猪瘟发生的风险区域,对疫情的风险评估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基于贝叶斯累加回归树(Bayesian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BART)模型,应用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数据评估了中国非洲猪瘟的风险区域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影响非洲猪瘟风险区分布的环境因素中,归一化城市土地指数(0.213±0.026)贡献性最高,其次是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0.207±0.028),年平均气温(0.199±0.025),家猪的分布(0.194±0.025)和最冷季降水量(0.187±0.026)。2)在评估模型中,小型城市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发生非洲猪瘟的风险更高。非洲猪瘟的发生风险随着年平均气温、归一化植被指数、家猪的数量的升高而升高。最冷季降水量的升高会降低非洲猪瘟发生的可能性。3) 非洲猪瘟的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和西南。4)在预测地图中,中国东南地区的不确定性较高,鉴于影响非洲猪瘟传播和发生的因素众多,未来需要对此区域保持重点关注。在模型的预测精准性评估中,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证明风险地图的预测准确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BART在动物传染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了解中国非洲猪瘟发生主要风险区域和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对犬子宫内膜炎的分类,提高其在临床上的诊断率,为进一步探讨犬子宫内膜炎的标准分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40只母犬进行卵巢子宫摘除术,通过观察患犬有无临床症状、子宫内膜结构在组织学上有无囊性扩张、内膜与肌层厚度(Endo/Myo)比值、基质成分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将犬子宫内膜炎进行更深入的分类。结果表明,可将子宫内膜炎在组织病理学上大致分为两组,临床症状组和无临床症状组,临床症状组又可分为无炎症类、轻度炎性浸润类、重度炎性浸润类(增生)和重度炎性浸润类(萎缩)四类,无临床症状组包括健康类和内膜囊性增生类(CEH)。本研究为制定犬子宫内膜炎的标准分类提供了一种较客观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旨在探讨白果内酯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ATDC5软骨细胞自噬、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10 ng·mL-1 IL-1β诱导ATDC5软骨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L-1β组、白果内酯组(低、中、高剂量)。利用EdU检测细胞新合成的DNA,并结合细胞核标记物(Hoechest)进行双重标记检测细胞增殖速度。使用膜Annexin-V/PI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ATDC5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通过mRFP-GFP-LC3双荧光系统的组合测量方法检测自噬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LC3-II、Beclin1、BAX、Caspase-3和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L-1β诱导ATDC5软骨细胞后,细胞增殖减弱,下调自噬促进凋亡,而白果内酯干预能够过促进自噬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白果内酯促进ATDC5软骨细胞的增殖(P<0.05),与IL-1β组相比,抑制了LC3-II、Beclin1、BAX和Caspase-3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