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尤其在畜牧业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重要的地位。现将信息技术在养猪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宗地花猪1世代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宗地花猪1世代在初配前不同性别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以及性成熟对宗地花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宗地花猪公猪9头、母猪10头,在原生态的饲养条件下进行饲养。从双月开始,以月为阶段,对宗地花猪不同性别的生长发育进行测定,并观察、记录公、母猪性行为的外部表现。[结果]公猪初情期为(94.5±5.2)d,母猪初情为(104.0±4.8)d;在3月龄以前公猪和母猪的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及体尺指标差异较小,3月以后上述指标母猪高于公猪,到6月龄母猪显著高于公猪(P〈0.05)。[结论]宗地花猪1世代属性早熟地方品猪;6月龄母猪的生长发育比公猪强烈,物质积累旺盛,体格较大;性成熟对公猪体重的影响明显高于母猪。  相似文献   
3.
宗地花猪H-FABP基因mRNA的表达与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饲养条件对地方猪种宗地花猪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表达及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的影响,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放养型和圈养型宗地花猪背最长肌中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背最长肌的IMF、大理石纹、嫩度.结果发现,圈养型宗地花猪的IMF、大理石纹、嫩度均高于放养型宗地花猪(P >0.05),pH、肉色极显著高于放养型宗地花猪(P <0.01);放养型宗地花猪背最长肌中H-FABP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圈养型宗地花猪(P <0.05);放养型、圈养型宗地花猪H-FABP基因表达与IMF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条件影响H-FABP基因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MF,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燕志宏  张芸  田松军 《养猪》2011,(3):47-48
对宗地花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的杂种1代猪哺乳期(0~21 d)与保育期(22~56 d)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宗地花猪在早期诱食的条件下可顺利实现21 d断奶;哺乳期,大×宗、长×宗杂种猪与宗地花猪纯种猪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保育期,大×宗、长×宗及宗×宗结束体重和增重分别为(16.92±1.63)和(12.52±1.00)kg、(16.87±0.65)和(12.49±0.40)kg、(12.79±0.90)和(8.67±0.59)kg,杂种猪明显高于宗地花猪纯种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索贵州矮马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探明贵州矮马与伊犁马生长激素基因5’侧翼区的结构特征,以4~5龄的贵州矮马和7~8龄的新疆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从两种马基因组中克隆了生长激素(GH)基因5’侧翼区的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从基因组中克隆的711bp片段为GH基因5’侧翼区序列;2)两个马品种的GH基因5’侧翼区中都存在TATA box、CAATbox、GC box和Octamer位点等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3)从伊犁马GH基因5’侧翼区中检测到1个位于30bp处的突变位点发生了G→C颠换,由此新增了1个转录因子upstream stimulatory factor(USF)结合位点;4)从贵州矮马和伊犁马GH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中发现了MZF1、CdxA、Nkx-2、AML-1a和c-Myc等19种共58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结论:克隆的711bp基因序列中存在大量的转录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6.
应用RAPD技术对贵州矮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与伊犁马进行比较.以120条RAPD引物对两个马品种的混合基因组DNA进行筛选,发现6条引物可产生多态性,并用其对84份样品进行扩增,共获得123条带,其中101条为多态性条带.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矮马与伊犁马的Nei指数分别为0.3136和0.3098,两个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4.74%,说明贵州矮马的遗传变异较伊犁马小,贵州矮马与伊犁马品种间的基因交流很少;计算个体的遗传相似系数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获得9个分支.其中3个分支中两种马的分布比例相近,其他分支由1个马品种独享占主导,第4、5、6支中两种马所占的比例相近,说明两个马品种拥有共同的祖先,在较早的时间分离后单独进化.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苦荞麦不同部位化学成分。试验采用液相色谱仪检测苦荞麦植株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从苦荞麦叶、茎、根3个部位中共检测出30种活性物质和19种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苦荞麦植株含有宝贵的中药成分及较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保健饲料添加剂开发,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夏天,气温上升,在未搞好防暑降温的情况下,鸭急性热应激甚至热晕厥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鸭舍粪便容易分解,造成鸭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危害鸭体健康。同时高温还有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而诱发疾病。为使夏季饲养的肉用鸭健康和正常生长,应抓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贵州矮马血清蛋白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南马为对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1匹贵州矮马的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α1-B糖蛋白(AlB)3种血清蛋白进行了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AlB位点呈现单态,TF、Alb蛋白位点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Alb位点共发现6种蛋白型,对应3个等位基因,贵州矮马Alb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2097)、B(0.5645)、C(0.2258);TF位点共发现8种蛋白型对应5个等位基因,贵州矮马TF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0484)、B(0.5806)、C(0.1129)、D(0.1452)、E(0.1129)。Alb、TF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杂合度均较大,说明贵州矮马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大的选育空间。但是贵州矮马在白蛋白及转铁蛋白位点的杂合度均低于西南马,说明在相对闭锁的环境中生存的贵州矮马,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基因库。贵州矮马的Alb和TF的个体识别率及累积非父排除率均较高,提示这两个蛋白的多态性可应用于贵州矮马的谱系鉴定和个体鉴别。  相似文献   
10.
3个马群感染马泰勒虫的分子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PCR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cELISA)等方法对贵州矮马、西南马和伊犁马的马泰勒虫病的感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32份新鲜的血液涂片中,观察到形态完整的马泰勒虫(Theileria equi)虫体,检出率12.5%。从贵州矮马、西南马及伊犁马3个马群血液总DNA中都检测到马泰勒虫的18S rRNA基因片段,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7%~100%;相比之下,贵州矮马与伊犁马的阳性率相近,分别为76.62%和73.81%,西南马较低,仅为33.33%。另外,经cELISA检测,与伊犁马(31.71%)相比,贵州矮马和西南马血液中抗马泰勒虫抗体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4.68%和12.12%,并与两个马群的血液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联系:与中性细胞数量、γ-谷氨酰转移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呈弱正相关;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呈弱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3个马群中均存在较高比例的马泰勒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