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通过对北疆地区4个规模化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场的H9亚型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以期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试验依据。随机收集4个规模化白羽肉鸡养殖场7、14、21、28及42日龄的鸡群血样,每个养殖场每个日龄鸡群采样30份,共600份血样,共分离获得453份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其H9亚型禽流感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在白羽肉鸡7日龄时离散度较低、趋于集中;11日龄免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后,14日龄时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低且离散度较高,21日龄时抗体效价更低且离散度更高,但28日龄时抗体效价较高,42日龄时抗体水平很高且离散度很低。表明现有的免疫程序完全可以保护鸡群免受H9亚型禽流感侵袭。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并提出针对该病的最佳免疫程序,分别采集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14日龄、21日龄、30日龄、40日龄和55日龄仔猪等不同猪群的血液,分离血清,共计1 50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的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口蹄疫总体抗体阳性率为86.4%。3个猪场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90.6%、78.4%,不同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公猪100%、后备母猪100%、哺乳母猪100%、妊娠母猪100%、7日龄仔猪91.9%、14日龄仔猪92%、21日龄仔猪87.6%、30日龄仔猪83.4%、40日龄仔猪73.9%、55日龄仔猪58.2%。综合本研究结果及该猪场前期的免疫程序,建议仔猪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为40日龄首次免疫,54日龄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物敏感性,为科学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选择了石河子周边地区不同规模的11个奶牛场,通过采用LMT法检测其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并从采集到的313份隐性乳房炎奶样中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总阳性率为44.56%(869/195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44.71%(93/208);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四环素表现为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2.30%(24/26)、80.77%(21/26)、80.77%(21/26);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唑啉表现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57.70%(15/26)、76.92%(20/26)、76.92%(20/26);部分菌株对克林霉素中度敏感,敏感率为46.15%(12/26)。建议在选用抗生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时,以流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阿勒泰羊为研究对象,对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的部分编码区的cDNA进行克隆、测序,与GenBank中已收录的其他12种动物的SCD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分子进化树,采用RT-PCR方法,研究不同的寒冷应激温度对阿勒泰羊SCD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克隆的SCD基因与绵羊SCD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91%;与虾夷扇贝和斑马鱼序列同源性最低,分别为56.52%与63.14%。在寒冷条件下阿勒泰羊和湖羊各种组织中SCD mRNA的表达都有所增加,阿勒泰羊尤为显著。结果表明,寒冷应激条件下,阿勒泰羊组织中表达较高水平的SCD,其高效表达能够提高脂膜的流动性,提升抵御低温的能力,这说明阿勒泰羊对寒冷应激的耐受性高于湖羊,体现了阿勒泰羊的种间优越性。序列分析结果也为阿勒泰羊SCD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莉  齐向涛  许追  许丹丹  欧都  齐亚银 《养猪》2014,(3):116-118
试验以石河子地区7个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收集不同类别猪血液样本共1208份,应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石河子市规模化猪场的PCV2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经过对石河子地区4个未免疫PCV2疫苗规模化猪场的681份血清调查,结果该4个规模化猪场PCV2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9.93%(340/681);经过对石河子地区3个免疫PCV2疫苗的规模化猪场的527份血清调查,结果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2.03%(485/527)。发现PCV2目前在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猪场中感染较严重,所以对该地区未免疫PCV2的规模化猪场建议净化后进行该疫苗免疫,建议免疫方案为:1)种公猪、种母猪每年免疫3~4次,1头份/头;2)仔猪14~20日龄免疫1次,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0.5头份/头。3个免疫PCV2疫苗的猪场目前免疫抗体水平比较理想,基本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相似文献   
6.
齐向涛  许追  欧都  许丹丹  杨莉  齐亚银 《养猪》2013,(6):111-112
对从新疆石河子地区142团某规模化猪场分离鉴定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制作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佐剂苗,同时对该规模化猪场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发现,从该规模化猪场分离的10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先锋Ⅵ、强力霉素敏感,其敏感率分别为100%、80%,而对其他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其中对氟哌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达100%。从对该菌株制作的疫苗在该场的应用效果可知,使用疫苗的83头仔猪呼吸道病发病率为9.6%,未使用疫苗的86头仔猪呼吸道病发病率为24.4%,差异极显著(P〈0.01);使用和未使用疫苗的两组仔猪的日增重,使用疫苗的仔猪为198 g,未使用疫苗的仔猪为184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引起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奶牛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本试验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板(Lanzhou mastitis test,LMT)对石河子地区11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无菌采集的检测为阳性的乳样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11个规模化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感染阳性率为44.56%(313/1950);对313份无菌采集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08株,其中大肠杆分离率为14.81%(16/10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6株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克林霉素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四环素有耐药性.本试验为该地区大肠杆菌源性隐性乳房炎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4种猪病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合成PRRSV、PCV2、PRV、Mh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敏感性测定,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以上4种猪多发传染病的PCR诊断方法。扩增的片段长度分别为424 bp (PRRSV)、490 bp (PCV2)、298 bp (PRV)和360 bp (Mh),对其他常见猪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采用Multiplex PCR Master Mix对PRRSV、PCV2、PRV、Mh的核酸最低检出量为3个拷贝。采用多重PCR方法对60份临床样本反复检测,与单重PCR相比,4种病原符合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可用于猪群中上述4种病原的单一或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猪场采集疑似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病变组织,进行实验室分离鉴定,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致病。对患病的3头猪进行治疗发现,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林克霉素对该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感染严重的猪只建议使用头孢喹肟、头孢噻呋,同时建议对全群用恩诺沙星和替米考星配合拌料或用氟苯尼考和替米考星配合拌料进行药物预防。规模化猪场为防止该病的发生,还应选择正规厂家的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猪场的严格消毒,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防止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