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决明子被称为"为君主养命以应天"的上药,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本文主要以决明子主要化学成分为切入点,综述了决明子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在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抗衰老、抑制肥胖、抗衰老等方面的作用,以为决明子的日常应用以及药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药复方抗炎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白头翁汤复方(Pulsatilla decoction,PD)作为经典的清热解毒中药方剂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然而其抗炎机制和靶细胞研究仍然不明确,本课题以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为模式细胞,旨在研究白头翁汤对LPS诱导的RIMVECs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利用LPS刺激RIMVECs,通过荧光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白头翁汤对LPS刺激后RIMVECs的炎性信号通路TLR4-ERK1/2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4、TRAF6、ERK的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白头翁汤对LPS刺激后的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白头翁汤可以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LR4、TRAF6、ERK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并降低了LPS诱导的细胞下游炎性因子的分泌。白头翁汤通过抑制TLR4-ERK1/2信号通路缓解LPS所诱导的RIMVECs炎性反应,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头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草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有三萜皂苷、三萜酸、香豆素、木脂素、黄酮和各种小分子物质等,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促进免疫以及抗血吸虫病等作用。文章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对中药白头翁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黄芪甲苷(Ast)对人合谷穴区皮内微血管自律性舒缩活动振幅及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NO、ET-1分泌量的影响,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结合离子导入仪检测微血管自律性舒缩活动的振幅;利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5、10、25μg·mL-1Ast孵育3、6、9、12 h对RMMECs分泌NO和ET-1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检测10μg·mL-1Ast作用RMMECs后ET-1和NO基因转录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合谷穴区皮下导入Ast后,微血管舒缩振幅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的Ast均能促进RMMECs分泌NO、ET-1,以及NO/ET-1的比值升高。10μg·mL-1 Ast与RMMECs作用3 h时,NO/ET-1值最高,NO、ET-1基因转录水平升高,与分泌水平的结果一致。25μg·mL-1 Ast与RMMECs作用3 h时,其NO/ET-1值略低于10μg·mL-1 Ast组,但其比率可相对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表明,中药成分Ast能提高微血管舒缩振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RMMECs释放NO和ET-1在循环系统中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究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所引起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凋亡的影响。采用贴块法培养原代细胞后用磁极纯化法选获取纯化的RPMVECs,并通过CD31免疫荧光进行鉴定。通过WST-1检测α-溶血素对RPMVECs的细胞毒性,筛选作用浓度。将槲皮素与α-溶血素共同作用RPMVECs 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采用磁极纯化法可得到CD31阳性率高的RPMVECs。2μg/mLα-溶血素对RPMVECs具有毒性,并可诱导RPMVECs凋亡。槲皮素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所诱导的RPMVECs凋亡,对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虎耳草是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今药理研究发现虎耳草不仅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还兼具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用价值.兽医临床中常用于脓耳、风热咳喘的治疗.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酚酸类、异香豆精类等化合物.虎耳草药用疗效显著,但由于其成分复杂,药理活性及作用机理不清楚,虎耳草在兽医...  相似文献   
7.
<正>细菌性肺炎是由于细菌病邪感染肺部引起的炎症反应,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肺炎多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取相应的抗菌药进行对因治疗。为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整治兽药残留超标,我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减量化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相关标准[1]。中医药治疗细菌性肺炎有独特优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的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中医以病证为核心,根据症状对个体辨证分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配以相对应的药物。目前,已有从中医入手治疗动物细菌性肺炎的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4]。本文对治疗细菌性肺炎常用的中药方剂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希望为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新型药物研发以及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