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2022年10月28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再次印发分时电价相关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河北南网工商业及其他用户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这是继2021年11月10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冀发改能价〔2021〕1548号)后进行的分时电价机制补充修订。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涉及分时结构性调整和电价结构性调整。本文着重从新政策的适用范围、政策特点、政策调整、政策导向和客户影响等方面作以探讨,以引导客户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4年湖北省水果产业按照"调整结构、增强特色,强化科技、提高品质,创建品牌、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呈现出量增质更优的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一是水果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2014年水果总面积42.3万hm2,同比增加4.9%;总产量614.3万t,同比增加7.9%;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的保护力,本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致病因子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设立试验Ⅰ组(灭活苗),试验Ⅱ组(灭活苗、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OMP),试验Ⅲ组(灭活苗、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ApxⅣ),试验Ⅳ组(灭活苗、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Apfa)和空白对照组(PBS),每组26只BALB/c小鼠,分3次免疫,每次间隔2周,每周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2周、第4周和第5周,MTT法检测脾脏T细胞增殖水平及ELISA法测定IFN-γ分泌水平。在第3次免疫后的第7 d,将每组剩余20只小鼠平均分成2组,分别以APP1型菌(5×10~9 CFU)和APP7型菌(1×10~(11) CFU)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向灭活苗中添加重组亚单位成份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并能提高灭活苗的交叉保护率;试验Ⅱ组的ApxⅠ和OMP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免疫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对于APP1和APP7型菌的攻毒也提供了明显优于其它各组的保护结果,试验Ⅲ、Ⅳ组的细胞、体液免疫水平及保护率较试验Ⅰ组也有所提高。结果显示出ApxⅠ、OMP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与攻毒保护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向灭活苗中加入重组蛋白成份可以提高疫苗的交叉保护,试验Ⅱ组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两个血清型APP的攻击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车一道、水,柑果产桔生业产步实入现发历展快史性突破随着优质水果板块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湖北省水果实现了面积、产量、产值三增加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可喜局面,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2006年,全省水果总面积达到28.21万hm2、总产量302.4万t,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1.71万hm2、41.6万t,增幅达6.4%和16%;水果产值达到42.7亿元,比2005年增加6.8亿元,增长18.9%。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互作对垦粳7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氮量及移栽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粳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0、90、120、150、180 kg·hm-2,N)为主区和移栽密度(20.2万、25.1万、33.3万穴·hm-2,M)为裂区,分析了氮密互作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密度对垦粳7号加工品质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移栽密度增加,加工品质逐渐增加,移栽密度为33.3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加工品质。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对垦粳7号外观品质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0.2 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外观品质。施氮量对垦粳7号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营养品质逐渐增加,食味品质逐渐降低;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0.2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营养品质,而食味品质降低。综上,N4M1处理(180 kg·hm-2和20.2 万穴·hm-2)下,垦粳7号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6.
用PCR技术和重叠延伸剪接技术获得牛分枝杆菌esat-6基因和mpb70-mpb83融合基因,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重组质粒pCE6和pC70-83-E6。分4组免疫小鼠:pCE6组、pC70—83-E6组、pcDNA3.1(+)和PBS对照组,采用间接EI。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IFN—y分泌情况。结果表明,2重组质粒免疫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而2对照组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且pC70-83-E6组小鼠的抗体水平高于pCE6组。经PPD刺激后,pCE6组和pC70—83-E6组小鼠的SI值与2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2重组质粒免疫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FN—y均显著高于2对照组(P〈0.05),且pC70-83-E6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证实本试验构建的2种牛分枝杆菌DNA疫苗可有效诱导实验动物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山羊、绵羊和牛的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作为待检血清,分别以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酶标兔抗绵羊抗体和酶标兔抗牛抗体作为酶标二抗.进行以小反刍兽疫(PPR)裂解蛋白为抗原和基于抗血凝素(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PPRH蛋白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结果四种酶标抗体均分别能使山羊、绵羊和牛阳性血清的百分抑制率达到100。在阳性血清百分抑制率为100时,检测山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7、12.检测绵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绵羊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20、16,检测牛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牛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4、13。结果认为.酶标蛋白A/G而且与酶标抗抗体相比,具有本底低的优点.在PPRH蛋白ELISA试验中可以同时应用于检测山羊、绵羊和牛血清并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克隆、表达了牛结核早期分泌靶抗原蛋白6(ESAT-61抗原,建立了ESAT-6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同时应用牛结核提纯菌素(PPD)ELISA和ESAT-6-ELISA对采自疫区的641头牛和非疫区的324头牛进行检测,其中PPD-ELISA检测中,疫区有581头阳性牛,阳性率为90.64%,非疫区有2头阳性牛,阳性率为0、62%;ESAT-6-ELISA检测中,疫区有567头阳性牛,阳性率为88.45%,非疫区没有阳性牛。对采自疫区的23例变态反应阳性牛和非疫区的7例变态反应阳性牛进行检测,其中PPD-ELISA检测中,疫区有20头为阳性。与变态反应的符合率为86.90%,非疫区有1头为阳性,与变态反应的符合率为14%;在ESAT-6-ELISA检测中,疫区有18头为阳性,与变态反应的符合率为78.30%,非疫区没有阳性。这些结果表明:ESAT-6-ELISA的敏感性要低于PPD-ELISA;牛结核ELISA在非疫区应用效果较差,在疫区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莲子去芯位置定位的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去芯验证。采集4个产地、不同尺寸的莲子,用2个相互垂直的摄像头采集凹槽内莲子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和灰度处理后,通过莲子头部和尾部的灰度特征差异识别莲子朝向;对沿长轴尾部向上的莲子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经腐蚀运算以消除边缘杂质,缩放以增大特征点的曲率,利用角点检测确定莲子去芯位置坐标后进行坐标换算,计算机械手移动距离,实现莲子去芯作业。试验表明:莲子理想去芯位置为莲子尾部凸点,莲子朝向判别成功率约97%,尾部凸点识别准确率约97%,整体识别成功率约94%,去芯成功率约93%,单颗莲子图像处理平均时间约78 ms,平均去芯时间约0.5 s。若以尾部凸点识别成功数为基数计算,则莲子去芯成功率可达98.9%。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于2014—2016连续3年在平谷区黄瓜、昌平区草莓和顺义区番茄上开展了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对3种作物具有较好的促生长发育、抗逆抗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