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是目前主要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当前,我国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措施来控制和消灭这些猪病。所以,针对我国当前诺病的流行与发病现状以及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毒芹(蒙古名好日图—朝古日,别名芹叶钩吻、走马芹、野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20cm;根茎短粗,笋形或球形,节间相接,内部有横隔子,多数不定根,肉质黄色;茎粗,中空。生于沼泽地、水边或沟边。全草有毒,以根茎最毒。晚秋和早春期间毒性大。当牛误食毒芹200~300g 时,就会致死,严重的15~20分钟倒毙。2001年我区锡林郭勒盟某地发生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免疫羊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羊经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本研究分别对绵羊和山羊进行布鲁氏菌S2株疫苗不同剂量的灌服,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绵羊及山羊均在免疫后20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后90天降至低点。免疫后90至360d,绵羊组抗体阳性率几乎一直维持在14%以下,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山羊组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90至360d期间时高时低,起伏较大,无明显规律。试验期间,山羊的抗体阳性率普遍高于绵羊,且降升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同种羊100亿和200亿两个免疫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禽脑脊髓炎琼脂扩散沉淀抗原制备与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禽脑脊髓炎病毒(AEV)Van Roekel株和内蒙古禽脑脊髓炎(AE)自然病鸡分离毒株分别接种鸡胚,制出AE琼扩沉淀抗原。经经验和部分鸡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原效价为1:32,可检出不同日龄、品种和不同发病期的人工感染鸡和自然发病鸡血清中的AE抗体,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 临床诊断新特点 1 冬春季节易流行,夏秋季节照样发病,切不可误认为天热时就不得禽流感了。  相似文献   
6.
2015年5月14—15日,内蒙古自治区某淡水湖出现大量黑颈??死亡。5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黑颈??的死亡原因,评估该事件对当地家禽养殖的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件中的黑颈??死亡率约为46.2%,未发现有其他鸟类和家禽死亡;该淡水湖周围5 km范围内的其它地点未有禽类死亡,对该范围内的活野鸟和家禽进行抽样检测,未检出禽流感病原,但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从送检的死亡野鸟病料样品中均检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且检测发现该区域内家禽的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较低;在野鸟向家禽传播疫病的7个风险因素中,家禽养殖方式、家禽免疫状况的风险程度较高。调查认为,本次黑颈??死亡事件是由其自身所携带的禽流感病毒暴发所引起的,该区域内家禽发生疫情的风险不高。  相似文献   
7.
1孵化温度孵化温度一般就认为是孵箱内部温度。2孵化温度控制的原则和依据“看胎施温”是孵化温度控制的原则。3孵化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孵箱的类型、规模、密封程度、进出气孔的大小、加热系统与孵化规模的匹配程度、风扇转速、箱门开关次数、孵化的家禽种类、孵化厅的室温、注入水盘的水温与加水次数、入孵新的批次等,每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孵化温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疫苗联合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是目前主要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当前,我国丰要采取疫苗免疫、扑杀等综合防制措施来控制和消灭这些猪病.所以,针对我国当前猪病的流行与发病现状以及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是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对猪病实施综合防制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ELISA方法调查鸡骨髓细胞瘤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内蒙古地区5个种鸡场采血,分离血清共229份,其中3个肉种鸡场血清共184份;2个蛋种鸡场血清共45份,在AVL-Jap85抗原包被的96孔板中进行微量滴定,检查结果,ALV-J抗体阳性率;3个肉种鸡分别为28.12%,9.38%和8.33%,平均为12.0%;2个蛋种鸡场都为0%。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成果,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的综合防控策略,对在四子王旗设立的防控试点开展的溯源灭点、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工作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溯源灭点的防控效果明显,但防控效果因布鲁氏菌病感染基础情况不同而有一定差距。当畜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高时,一次溯源灭点无法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畜的目的;不开展溯源灭点,直接实施免疫,对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