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甘肃、陕西、宁夏、河南、湖北、湖南和海岛7个省(区)的1470份猪血清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平均抗体阳性率为20%。其范围为0-60%;分型鉴定表明,各省(区)的血清型不尽相同,主要为1、3、7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肉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剖析了国内肉羊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了当今肉羊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为肉羊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旨在检测永登七山羊群体基因组选择信号,挖掘永登七山羊有价值的种质特性基因。本研究以4个绵羊群体(永登七山羊、岷县黑裘皮羊、兰州大尾羊和滩羊)共4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 SLAF-seq)技术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基于SNPs数据集,通过elgensoft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用Treemix软件分析基因流事件;利用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核苷酸多样性比值(πratio)进行全基因组选择性清除分析,取top 5%Fst和πratio的交集以确定基因组受选择区域,并对候选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 658 596个群体SNPs;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永登七山羊能够独立分群,基因流表明永登七山羊和兰州大尾羊存在较弱的基因交流。以永登七山羊为试验群体,岷县黑裘皮羊、兰州大尾羊和滩羊为参考群体进行选择清除分析,3个比较组的受选择区域分别检测出424、294、301个候选基因;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候选基因分别显著富集在65、79、...  相似文献   
4.
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基因作为内源性抗氧化防御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在抗肿瘤、抗炎症、抗衰老、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SOD2基因在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绵羊(Ovis aries)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实验选取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绵羊各3只,采集乳腺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D2 mRNA与蛋白在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SOD2蛋白进行定位。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绵羊乳腺组织中均有SOD2基因的表达,且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组织中该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正常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的乳腺上皮细胞均有SOD2阳性表达,且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该蛋白的阳性反应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绵羊乳腺组织中SOD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绵羊乳房炎发病机理提供了基础性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1993年3月,酒泉市畜牧兽医站鸡场从地区种鸡场引进迪卡雏鸡2600只。该雏均于出壳24小时内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1周龄用中原某单位生产的鸡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10日龄用兰州生物药品厂生产的鸡新城疫Ⅰ系苗滴鼻、点眼免疫。发病前雏鸡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2496只)。1月龄时突然发病,次日下午开始死亡,第三日死亡达高峰,每天死亡近百只。本次疫情持续10天,发病率约为85%;死亡460只,死亡率为18.43%,致死率为21.90%。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基因组为不分段的单股正链RNA,其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3种非结构蛋白。TGEV S蛋白是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近年来,S蛋白在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腺病毒等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将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基因组人工改造成为感染性cDNA的表达载体,此载体可在ORF3处插入外源基因,异源基因绿荧光蛋白可稳定、高效地表达。TGEV基因1和其他冠状病毒相比保守性很强,所以对TGEV聚合酶的研究,特别是其中保守酶的研究,对于抗TGEV及其他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狂犬病病毒CVS毒株致死的小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G基因;以pMD18-T-α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IFN-α基因.两个基因和pIRES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双酶切,连接构建P IRES-G/IFN-α,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明载体构建成功.测得的G基因序列长1 575 bp,与CVS株G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8.5%;IFN-α序列长为570 bp,与GenBank中登录号为NM 001017411的IFN-α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1.6%.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粮精粗比对瘤胃液VFA浓度、胃肠道各段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24只3~5月龄的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滩羊)(♀)断奶公羔(平均体质量25.83±6.14 kg)按同质原则分成3组(各8只);正试期(40 d)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5:35(A)、50:50(B)、35:65(C),相应消化能和粗蛋白水平为1.0、0.9、0.8倍NRC推荐量的全混合饲粮,正试期末每组屠宰6只羔羊,用于取样、测定.结果表明:(1)A处理羔羊瘤胃液总VFA(TVFA)浓度显著高于B、C处理(P<0.05).(2)饲粮精粗比显著影响羔羊瘤胃液、空肠后段黏膜(7.03、7.31、7.35)及内容物(7.19、7.30、7.58)与回肠内容物(7.16、7.33、7.57)的pH(P<0.05).(3)各处理羔羊瘤胃液乙酸和丙酸摩尔比介于0.612~0.654与0.185~0.190之间,乙/丙酸比变动范围为3.38~3.57.(4)小肠各部分各种消化酶活性随营养水平的变化不一致.(5)小肠内容物糜蛋白酶、黏膜与内容物脂肪酶的最高活性均出现在空肠中段,内容物胰蛋白酶最高活性是在空肠后段,空肠后段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的α-淀粉酶活性均较高.结果表明,饲喂高精粗比全混合饲粮时瘤胃仍保持乙酸发酵类型;饲粮精粗比影响瘤胃、皱胃内容物与小肠后部黏膜及内容物的pH;十二指肠中具有较高的α-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5 (PRDX5)是一种硫氧还蛋白,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学过程。为了研究PRDX5基因在藏绵羊(Ovis aries)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3月龄、1周岁和3周岁)的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克隆了PRDX5基因的CDS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PRDX5基因在藏绵羊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和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RDX5基因CDS区全长659 bp,可编码219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PRDX5以α-螺旋为主,无信号肽;系统进化树显示,藏绵羊PRDX5基因与山羊(Capra hircus)亲缘关系最近;1周岁(性成熟期)和3周岁(成年)藏绵羊睾丸中PRDX5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 <0.01)高于3月龄(性成熟前),但PRDX5蛋白表达量极显著(P <0.01)低于3月龄,且两者在性成熟后趋于稳定;PRDX5蛋白在藏绵羊睾丸不同发育阶段的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推测PRDX5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ROS的水平影响精子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表达并纯化鞭毛蛋白,为研究并获得高效蛋白佐剂奠定基础。用PCR扩增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基因fljB、fljB’和fliC,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9-T Simple Vector上,构建了克隆质粒pMD19-fljB、pMD19-fljB’和pMD19-fliC。克隆质粒经双酶切后将片段克隆至pET-30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ljB、pET30a-fljB’fliC和pET30a-fliC。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后的菌体经超声处理取上清,用Ni柱进行纯化。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表达的蛋白能与豚鼠抗鞭毛蛋白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优化表达条件,鞭毛蛋白fljB、fliC和fljB’fliC均以可溶性表达,纯化得到的鞭毛蛋白为后续评价其佐剂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