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外伤感染是兽医外科手术的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外伤感染不但会影响牲畜的术后恢复情况,严重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牲畜死亡,因此,兽医需要采取一定方式控制外科手术外伤感染现象。从兽医外科手术分类和外科手术外伤感染分类出发,分析造成兽医外科手术外伤感染的原因,以及控制外伤感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AA肉用雏鸡为试验动物,采用MTT法研究了马立克氏病(vMDV)感染雏鸡后巨噬细胞(Mφ)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IL-1)体外诱生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vMDV强毒感染后,巨噬细胞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体外诱生活性显著降低(P<0.05),提示雏鸡受vMDV攻击后,Mφ功能受损,IL-1生成减少,与马立克氏病(MD)及马立克氏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根据2603a有史记载以来黄河河道变迁和春秋以来东平湖演变历史,本文提出我国中央山系东段碰撞和松弛导致的地势上升和下降是影响黄河河道变迁和东平湖演变的重要因素。山系碰撞上升造成黄河河道向北西迁移,东平湖湿地北漫;山系松弛下降导致黄河河道向东南迁移,东平湖南泛。  相似文献   
4.
5.
奥芬达唑和阿苯达唑对猪囊尾蚴作用形态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奥芬达唑和阿苯达唑对猪体内及体外培养的不同发育阶段囊尾蚴作用的形态学效果.结果表明奥芬达唑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阿苯达唑,且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的杀灭作用优于成熟期.提示奥芬达唑可能成为抗未成熟期猪囊尾蚴及治疗脑囊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在阿苯达唑作用下猪体内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FR)、异柠檬酸脱氢酶(ICD)、苹果酸脱氢酶(M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可显著改变未成熟期及成熟期猪囊尾蚴的能量代谢。提示,阿苯达唑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干扰虫体能量代谢,阻断能量的产生导致虫体死亡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提高品质,增强性能,国内外许多生产企业都加强了对其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研究,不断改进一些系统结构;现将一些工作部件的结构优化及应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在阿苯达唑和奥芬达唑作用下体外培养猪囊尾蚴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丙酮酸激酶(PK)、延胡索酸还原酶(FR)、苹果酸酶(ME)活性的变化及葡萄糖(GLC)、乳酸(LA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药物作用均可在体外作用条件下显著改变未成熟期及成熟期猪囊尾蚴的能量代谢。提示,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干扰虫体能量代谢,阻断能量的产生,导致虫体死亡。  相似文献   
9.
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日龄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MD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性腺脂质氧化物(LPO)含量高于(P>0.05)或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  相似文献   
10.
3日龄肉用AA雏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人工感染后,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发病率86.7%、死亡率70%,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对照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于10日龄时均极显著升高(P<0.01),于17日龄时则极显著下降(P<0.01),以后日龄亦有明显降低(P<0.05,P<0.01),而Cu,Zn-SOD活性于10和24日龄无明显变化(P>0.05)、17日龄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30日龄则明显升高(P<0.05,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