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稻GA20ox-2基因mRNA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建立了一项基于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的RT-PCR技术,定量分析水稻半矮化关键基因之一GA20ox-2转录水平.该技术体系中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质粒标准品对基因GA20ox-2表达的实时定量准确、可靠、便捷.标准曲线表明,所建立的GA20ox-2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达102拷贝;线性范围广,可达102~107拷贝;扩增效率高(E=100.3%);稳定性、重复性好,可靠性高,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仅分别为0.12%~0.31%和0.21%~0.34%;循环阈值与PCR 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可对GA20ox-2基因表达进行准确实时定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探究内生真菌Acremoniumsp.D212(枝顶孢霉D212)与植物激素水杨酸相互作用调控植物发育的机制。[方法]用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培养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及PCR方法,检测基因表达;将枝顶孢霉D212接种水稻培养后,进行免疫反应,观察枝顶孢霉D212在水稻根中的定殖及水稻根系的发育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及细胞学的方法观察生长素输出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枝顶孢霉D212与三七共生时,引起了水杨酸途径及病程防御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但没诱导病程防御反应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但是,降低了独脚金内酯中PnDAD2d,PnD14c及PnD27基因的表达。枝顶孢霉D212可以同水稻共生,并可大量定殖于水杨酸受体突变体OsNPR1-RNAi植株中,促进根系的生长。枝顶孢霉D212与水稻OsNPR1-RNAi突变体的共生降低了生长素输出蛋白OsPIN1与OsPIN2在根表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定位。[结论]枝顶孢霉D212与宿主植物共生需要水杨酸受体NPR1,并改变生长素的运输而影响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组合下三七根增期、苗期、花期和果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以及三七产量和皂苷含量,为提升三七产量和品质提供优化的水肥管理方案。【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2021年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七种植基地进行,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W1 (120 mm)、W2 (240 mm)和W3(360 mm);使用N-P2O5-K2O为15-15-3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设置4个施肥量:F1 (48.0 kg/hm2)、F2(72.0 kg/hm2)、F3 (96.0 kg/hm2)和F4 (120.0 kg/hm2),组成12个水肥组合处理:W1F1、W1F2、W1F3、W1F4、W2F1、W2F2、W2F3、W2F4、W3F1、W3F2、W3F3、W3F4,以当地农民灌溉和施肥方式为对照(CK)。在三七根增期、苗期、花期和果期(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低海拔(41 m)和高海拔(2 343 m)‘美乐’葡萄产区浆果代谢组和品质的差异和成因,试验采用GPRS-Base系统气象站监测低海拔和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的气象因子,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解析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美乐’浆果代谢组的差异,并测定了不同海拔‘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总酸含量、还原糖、花青素、总酚、单宁、黄酮、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平均日照时数、生育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日均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均高于低海拔‘美乐’葡萄产区;与低海拔产区相比,高海拔产区的‘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代谢通路分析表明:高海拔产区的葡萄浆果积累更多的氨基酸、有机酸、醇、多酚、糖类等物质。代谢通路富集表明:高海拔产区改变了葡萄浆果8条氨基酸代谢、4条碳水化合物、3条脂质代谢和3条氮代谢通路。去趋势化对应分析表明:‘美乐’葡萄园中的气象因子如日均日照时数、生长时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是驱动‘美乐’浆果代谢物积累的主要因子。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气象因子的差异是‘美乐’葡萄浆果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高海拔区‘美乐’葡萄浆果通过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策略来适应高海拔环境,提高浆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蒜套种石榴控制石榴枯萎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0.2倍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液和蒸馏水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均不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而同样2种方式培养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却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蒸馏水培养大蒜根系分泌物效果要优于MS培养液培养的根系分泌物。[结论]石榴园套种大蒜结合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有望作为控制石榴枯萎病蔓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菌丝染色和胼胝质特异性染色技术,研究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与非寄主植物大豆互作时,能否诱导大豆产生胼胝质沉积相关的防御反应。将玉米小斑病菌接种到大豆叶片3h后即可观察到孢子能在大豆叶片上萌发,12h后能诱导大豆叶片细胞中胼胝质沉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录水平检测到β-1,3-葡聚糖酶基因(GLU)表达有变化。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作为玉米小斑病菌的非寄主植物,可受玉米小斑病菌诱导而产生胼胝质沉积的防御反应,为进一步探明作物多样性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非寄主抗性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在确定最终的水稻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决定了水稻约70%的产量。但是,从蛋白质水平对水稻叶片如何影响产量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为了从分子水平揭示水稻叶片的功能,文章以水稻品种kasalath为材料,利用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手段,对水稻剑叶和倒二叶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作者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处于同一阶段的旗叶与倒二叶相比,蛋白水平上未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差异,表明二者可能有相同的功能。然而,当比较灌浆过程中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叶子时,他们显示出一些显著不同的蛋白质斑点,尤其在等电范围接近7的地方,这些蛋白点在阶段7大量存在,而在阶段9则消失。质谱分析表明,这些蛋白点均属于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其功能是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同化和光呼吸的碳氧化。这种蛋白质组的动态表达表明水稻在早期的灌浆中主要依赖于该酶进行碳水化合物生产,而在灌浆后期快完成时,该酶则会消失。  相似文献   
8.
水稻GA20ox-2基因mRNA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建立了一项基于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的RT-PCR技术,定量分析水稻半矮化关键基因之一GA20ox-2转录水平。该技术体系中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质粒标准品对基因GA20ox-2表达的实时定量准确、可靠、便捷。标准曲线表明,所建立的GA20ox-2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达102拷贝;线性范围广,可达102~107拷贝;扩增效率高(E=100.3%);稳定性、重复性好,可靠性高,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仅分别为0.12%~0.31%和0.21%~0.34%;循环阈值与PCR 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可对GA20ox 2基因表达进行准确实时定量。  相似文献   
9.
云南粳稻区水稻品种多样性田间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稻瘟病菌的一段倒位重复序列Pot2设计的一对引物,采用rep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来自云南省弥勒县粳稻种植区的水稻品种(净栽合系41、净栽黄壳糯、混栽合系41和黄壳糯)多样性田间242个稻瘟病单孢分离菌株的DNA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所有供试菌株均扩增出2~28条谱带,扩增片段大小为400 bp~23 kb,但80%左右的片段集中在0.4~6.0 kb。将供试菌株扩增谱带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了混栽与净栽田间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在粳稻种植区,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有利于对稻瘟病菌的稳定性选择,在不同的遗传相似水平, 菌株遗传宗群复杂度与栽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混栽田间病菌遗传宗群较净栽田间复杂。在80%的相似水平上,净栽糯稻田间的稻瘟病菌被划为13个宗群,而混栽粳稻和黄壳糯田间由糯稻品种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群体被划为20个宗群;净栽粳稻田间的稻瘟病菌可划为9个宗群,而混栽粳稻和糯稻田间由粳稻品种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群体可划为15个宗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耦合条件对土壤碳氮储量、理化性质及三七产量和皂苷含量的影响,为三七水肥调控及土壤碳氮固定潜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1年在云南省泸西县三七种植基地进行试验,选取3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设3个灌水水平[W1(5 mm)、W2(10 mm)和W3(15 mm)]和4个按生育期(根增期—苗期—花期—果期)配比的施肥水平[F1(360-360-360-360kg/ha)、F2(288-360-432-360kg/ha)、F3(216-432-432-360kg/ha)和F4(144-576-288-432kg/ha)],以不进行灌溉施肥为对照(CK)。测定各生育期不同处理的土壤碳氮储量及理化性质,并于2021年11月采集新鲜三七植株测定其产量和皂苷含量,采用主成分降维分析方法探讨土壤碳氮储量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相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土壤碳氮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随生育期推进基本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花期最高,最大值分别为82.07 t/ha(W1F4处理)和4.41 t/ha(W2F3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积累关键期在苗期—花期,全氮储量积累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