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8篇
  1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多引起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病,在临床上母猪急性发病死亡的较少见。2014年8月本地一猪场新引进的后备母猪突然发病后急性死亡,皮肤发白肠道出血,经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急性出血性回肠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猪场于7月份新引进后备母猪45头,均为长大二元品种猪。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所有母猪精神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2.
石津灌区适宜田间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石津灌区适宜的田间灌水技术,在对石津灌区现有灌水技术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田间灌水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储水灌溉既实现了高产,节水的目的,又适应灌区的运行管理,是今后灌区渠道灌溉地区田间灌水发展的重点技术之一;小畦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灌水灵活,在井灌或井渠结合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依据现有的滴灌工程设计标准和规范,采用模块化技术,以Visual Basic作为开发平台,充分发挥GDI+的绘图功能、Crystal Reports的报表制作功能以及Access数据库功能,研发了滴灌工程规划辅助设计系统.可用于不同地形、不同形状、不同形式的滴灌工程设计,实现了从灌水器基本参数选择,到提供各类工程图和材料表的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设计,提高了滴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良好的泛化能力和特点,以人民胜利渠灌区需水量为研究对象,选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核函数,建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对灌区需水量进行了模拟计算,用检验样本与灰色预测和基于RBF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LSSVM预测的最大误差8.78%,平均误差4.90%。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为灌区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降雨、蒸发蒸腾量的随机性,在制定作物灌溉计划时,将降雨、蒸发蒸腾量进行随机化处理,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随机水文学方法对降雨和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将随机模拟出的降水、蒸发蒸腾结果代入水量平衡方程,从而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水量。经过和实测序列进行对比,模拟值和实际值拟合较好,最大误差仅为4.74%,可为科学制定作物灌溉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双创型“新农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新农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双创型“新农人”人才培养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农科”内涵及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全面解析,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模块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分别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4模块分层次结合农科教推进双创教育,并从“专创结合”人才培养、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实践经费渠道拓宽和双创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文章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免耕机条播技术的主要优点 (一)省工、省种、降本、提效、增产 机播在确保基本苗的情况下,每公顷可省种112.5~150kg,加上整地质量好,播种深浅一致,出苗率高。 常规撒播,由于耕田、耙地、碎垡、盖籽等工序,费时费力,加上土质板硬影响出苗和生长,而机播一次完成耕、耙、播、盖、镇压五道工序,这对我市丘陵山区机械动力不足、能源紧缺的地区显得尤其重要,降低作业成本300~450元/公顷。机条播作业效率为0.13公顷/小时左右,1~1.3公顷/天,平均每公顷增产1500kg以上。  相似文献   
8.
植物对高温逆境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膜系统等6个方面综述了植物对高温逆境的适应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土壤质量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与露地和大田相比,保护地土壤在温度、湿度、空气、水分等环境条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钙镁、酸碱度及生物活性等理化和生物性质、土壤盐分累积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给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带来危害。为了保证高产、优质、高效的蔬菜生产,研究保护地土壤理化性状及障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江淮丘陵地区首次较大规模引进薄壳山核桃的育苗过程中,为提高引种成功率和苗木生长量,在种子处理、土壤改良和苗期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苗高、地径、树冠生长及成苗率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盘黄棕壤为主的江淮丘陵地区,可以进行薄壳山核桃引种育苗;土壤改良有利于提高苗木生长量;间隔不长的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批次的大粒种子生长量比小粒种子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