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柞树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静态吸附与解析的方法,通过比较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析性能,优选适宜的大孔树脂,并优化适合分离柞树叶总黄酮的解析条件.以VC为对照,对其还原力、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柞树叶总黄酮吸附与洗脱效果最好,其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粗提液浓度0.55 mg/mL、上样流速1.5 mL/min、洗脱剂40%乙醇(V/V)、洗脱流速1.5 mL/min,柞树叶总黄酮纯度可达65.5%;分离纯化后柞树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总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其总还原力大于VC的还原力,当质量浓度为0.03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5.9%和65.9%.[结论]D101大孔树脂可用于柞树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柞树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樱桃砧木草樱的嫩梢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筛选出的启动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3 mg/L+6-BA2.0 mg/L;诱导丛生苗的培养基配方MS+6-BA1.5 mg/L+NAA 1.0 mg/L;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1/2MS+1AA 1.5 mg/L.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Grace、TC-100和MGM-448加20%胎牛血清和10%苯基硫尿做为细胞原代培养基,在27℃,pH6.2~6.4的条件下,对5龄柞蚕(Antheraea pernyi)幼虫血球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现细胞在培养1h后基本贴壁,在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三种培养基细胞形态各异,原代培养的细胞主要是椭圆形、梭形和不规则形,进行了45d培养试验,观察结果表明:三种培养基中Grace培养基优于其他两种,其新生细胞增殖较快,细胞透明,大约10d左右即基本长满瓶底,15d进行第一次传代,传代培养细胞主要以园形和椭圆形为主.利用Grace培养基培养传代第2代的细胞进行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的感染实验,通过相差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呈现出典型的细胞病理变化,感染7d细胞感染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柞树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柞树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对柞树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4种常见食源性细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柞树叶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为50%的乙醇溶液,在该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06%。提取物在体外对4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活性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4种供试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结论]柞树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其提取物可用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7.
介绍美国渔业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总结在完善培训系统、提高有经验观察员的保留率、制定法律规范、完善管理机制、改善数据收集和传输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是一种杂种优势利用最广的蔬菜之一.生产上普遍采用人工授粉杂交制种,该方法即费工费时,又消耗大量成本.因此为降低制种成本,一般利用其杂种优势来获得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或雄性不育系.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自身繁殖困难,要通过蕾期自交才能获得种子,且多代自交容易退化,严重影响了杂种优势的推广应用.而组织快繁技术则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因为该方法即可保持亲代遗传特性、又可用较少的试材,快速大量的繁育种苗.  相似文献   
10.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AnpeNPV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在柞蚕蛹体内分泌表达柞蚕溶菌酶(ApLz),并建立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选用柞蚕30 kD蛋白信号肽构建分泌型转移表达载体pApBacDual-N1/L21Ap30kDSP,将Aplz基因克隆至该载体中,重组DNA转化感受态细胞DH10B/AnpeBacΔcc,通过抗生素抗性及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AnpeBacΔcc/phAplz,并经PCR检测确认。重组杆粒DNA转染Tn-Hi5细胞后得到具有感染性的重组病毒Anpe-NPVΔcc/phAplz。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6~7 d后收集柞蚕蛹血淋巴,利用His-tag Purification Resin和StrepTrap HP亲和层析柱对重组ApLz进行两步分离纯化。重组ApLz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质N端测序分析以及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ApLz可以通过AnpeNPV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得到分泌表达,经过两步层析分离得到的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