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萝卜花芽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技术和石蜡切片对春性萝卜品种JXDY-13的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花原基形成后,首先分化出4个萼片原基的突起,随后在萼片原基内侧形成6个雄蕊原基,并进一步向内分化形成雌蕊原基,最后在萼片原基和雄蕊原基之间完成舌状的花瓣原基的发育。根据这一特征变化将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等6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应用花芽分化指数,通过研究低温诱导时间对花芽分化程度的影响,发现4℃低温诱导13d为该品种萝卜的最佳春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盐碱胁迫对野生地肤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NaHCO3、Na2CO3两种碱性盐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30种与天然盐碱土壤相似的条件,进行野生地肤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情况检测等7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作用下,地肤种子发芽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并随盐碱度递增,下降程度逐渐增大,高盐高碱效应较单独高盐或高碱作用大;幼苗存活率和相对含水量在不同处理组间均呈下降趋势,而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着盐碱度的升高逐渐上升,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低盐浓度(50、100 mmol/L)或低pH条件下,增加幅度小于高盐浓度(200、250 mmol/L)或高pH,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是目前植物中发现的主要的数目最大的一类受体基因。类受体蛋白激酶的鉴定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对阐明植物胁迫反应机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结构、种类、研究进展及意义,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NaCl胁迫下野生地肤萌发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霉素、水杨酸及吸湿-回干法分别对野生地肤种子进行盐胁迫缓解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300 mmol/L(350 mmol/L)NaCl胁迫下,200 mg/L(250 mg/L)赤霉素对野生地肤盐胁迫伤害有明显的缓解效应;5 mmol/L水杨酸对野生地肤盐胁迫伤害缓解效果最佳;300 mmol/L(350 mmol/L)NaCl胁迫下吸湿-回干法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种子的萌发能力。3种不同处理方法中,以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杨酸。再次为吸湿-回干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压片、多种染色和扫描电镜对豆状囊尾蚴的头节结构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观察,发现了豆状囊尾蚴头节的一些新结构和曾被误认的结构特点。在压片上,头节的顶突有2排小钩(假复层状排列),用瑞氏染色时可见小钩与皮肌柱相连,用伊红染色见2小钩之间有一个相连的结节,用HE染色则见小钩上有蓝色的钙盐沉着。用扫描电镜观察,静止的头节顶突呈伞状,皮肌柱连接齿钩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可发现齿钩具有鹿角样的分支,覆盖头节的齿钩实际上是一排。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当头节处于运动状态时,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齿突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形收缩,大大增加了头节对宿主的侵袭力。在对培养的豆状囊尾蚴头节进行观察时,发现了无钩豆状囊尾蚴,其顶突较大且厚,表面粗糙,顶突上有一个较大的结节。总之,通过压片、多种染色和扫描电镜的比较观察,使我们对豆状囊尾蚴的头节结构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选择性扩增微卫星法进行了改进,应用于分离中国李中的微卫星,共分离出17个中国李特异微卫星位点,相应设计了17条引物,并分别与对应的5′锚定简并微卫星引物配对应用于5个中国李品种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除PCA 04、PCA 07、PCA 11 3条引物没有扩增产物外,其余14条引物在5个受试中国李品种中均有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7.
几个杏李品种成熟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几个杏李品种成熟叶片的基因组DNA,裂解细胞核前先用洗液排除细胞质中的部分多糖、多酚、丹宁和果胶等物质的干扰;裂解细胞核时,在提取液中加入乙醇进一步去除多糖,结果表明,提取的基因组总DNA的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OD260/OD280值在1.70-1.93之间,DNA无降解现象,没有多糖污染,可被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所提取的基因组DNA的SRAP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用此方法提取到了质量合格的杏李基因组DNA,可以用于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相似文献   
8.
萝卜mRNA差异显示技术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萝卜品种短叶十三为材料,对影响mRNA差异显示(DDR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试验,最终确定了优化体系(15μl):随机引物0.5μmol/L,锚定引物1.0μmol/L,dNTPs 0.1~0.2 mmol/L,Mg2 1.5mmol/L,模板cDNA 15 ng,TaqDNA聚合酶0.9 U;并对PCR扩增程序中的复性温度进行梯度筛选,表明40℃较适合于萝卜mRNA差异显示(DDRT-PCR)反应体系。同时应用该优化体系分别对短叶十三花芽分化和扬花萝卜、春萝卜BYC抽薹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蜜本"南瓜为对照,以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ex Fr.)Poll.白粉病为病原菌,采用幼苗期接种鉴定、成株期叶片叶盘法接种鉴定和田间调查的方法鉴定中国南瓜"112-2"自交系对白粉病的抗性,并在扫描电镜下比较了它们的叶片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苗期接种白粉病11 d后,"112-2"自交系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蜜本"南瓜,病情指数分别是28.8和47.6;叶盘法接种4 d后,"112-2"自交系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蜜本"南瓜,病情指数分别是7.5和38.6;田间调查"112-2"自交系和"蜜本"南瓜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和21.7;说明"112-2"自交系是高抗白粉病的材料。在电镜下观察,"112-2"自交系的气孔密度、刚毛密度和刚毛长度显著大于"蜜本"南瓜,而气孔长度和宽度显著小于"蜜本"南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观察豆状囊尾蚴在不同状态下的超微结构。从肉联厂屠宰检验采取豆状囊尾蚴,直接剪破囊泡从中取出豆状囊尾蚴;或用含10%胆汁生理盐水培养囊尾蚴,待其从囊泡中翻出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记录。位于囊泡内的头节,从其顶端观察,顶突呈伞状,皮肌柱连接小钩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一排有鹿角样的小钩附着于顶突。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原始颈节较宽,体节较细,表面均有许多皱褶。培养后的豆状囊尾蚴可明显区分为头节、颈节、体节和囊泡区,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小钩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形收缩,颈节的环状收缩和体节的纵行收缩均明显可辨。豆状囊尾蚴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超微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