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4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3301篇
林业   2560篇
农学   3251篇
基础科学   1078篇
  1470篇
综合类   11972篇
农作物   1505篇
水产渔业   1815篇
畜牧兽医   6845篇
园艺   2273篇
植物保护   614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792篇
  2014年   6139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701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1294篇
  2002年   6494篇
  2001年   6347篇
  2000年   2063篇
  1999年   1182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586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小黑板机检验单粒茧丝疵点方法,研究家蚕品种间单粒丝疵点差异,探索家蚕品种单粒茧丝疵点的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单粒茧丝疵点数量存在差异,且具有遗传性,"疵点少×少"的F1代茧丝疵点数显著低于"疵点多×多"的F1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屈菜低温应答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发现膜脂不饱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一定过程中发生变化,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正"V"型,且表达量变化显著。利用NCBI等在线软件对序列进行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对白屈菜FAD家族成员FAD2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克隆,并命名为CmFAD2。选用克隆载体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序验证序列正确性及完整性。将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连接构建重组DNA pRI-201-AN-Cm FAD2,电击法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菌液PCR法验证成功。该基因可作为药用植物抗寒品种创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杂交稻、杂交玉米(以下简称两杂)种子库存积压问题长期困扰行业发展,去产能、去库存势在必行。种子生产虽涉及田间生产、晾晒烘干、加工包装等诸多环节,但长期以来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加工环节,且加工环节相对可控。本文通过官方发布的种子企业数量等数据,结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种子加工能力的相关规定,综合  相似文献   
5.
岳普湖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根据多年对红枣树生长发育的气象资料可以看出,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条件适宜红枣的生长发育。基于此,介绍了岳普湖县红枣生长中的不利因素,重点分析了该县红枣生长的气象条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资源利用过程中,灭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灭菌效果直接影响餐桌剩余食物是否可以用来做饲料原料。灭菌不彻底会对养殖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选择合适的灭菌工艺则能保证彻底灭菌,有利于产业化推广,对保障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生产工艺中不同灭菌工艺的优劣,以期为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灭菌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处理后苹果灰霉病发生情况及与抗病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明SA对苹果灰霉病的抗性诱导机理,为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150mg/L水杨酸(SA)浸泡苹果果实20min,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20℃下放置2d后接种灰霉病菌灰葡萄孢,接种后1~9d,调查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及总酚、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采后SA处理可有效降低接种后苹果灰霉病的发病率,尤其在接种前期(1~3d)效果显著(P0.05),并可显著抑制病斑直径扩展。同时,SA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果肉组织中防御酶POD、PPO、PAL及抗病相关蛋白CHI和GLU活性,诱导抗病物质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与积累,减少MDA的生成,从而有效抑制苹果采后灰霉病发生。【结论】SA通过促进防御酶活性、抗病相关蛋白活性升高,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抗病物质含量,从而增强苹果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