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国内部分圈养的健康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华南虎血液生化报告和采集华南虎血液样本检测建立样本数据,血样检测采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干式试剂片生化技术测定,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糖(GLU)、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等。得到华南虎血液生化共38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95%概率),其中几项主要指标正常值范围如下:GLU(2.82-11.55)mmol/L、TP(56.58-85.93)g/L、CHOL(3.32-8.66)μmol/L、TBIL(0-5.30)μmol/L、CREA(52-349)μmol/L等。统计结果显示,雌雄华南虎间血液生化指标的部分项目有差异(P <0.05),幼龄组和成年组间各项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与其他虎亚种相关血液生化报道的生化指标部分有差别。华南虎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于其他虎亚种,建立华南虎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值对华南虎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治预防和保育繁殖研究工作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石家庄地区,1年生矮化中间砧苹果树在春季经常发生抽条现象。本文于2018年春季调查了平山县浅山区1年生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不同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势高度、同一品种在不同坡向的枝条抽条情况,分析了导致幼树抽条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苹果幼树春季抽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南京应天路家特禽批发交易市场: 未进市场大门,先闻鸡鸭鸣声。市场内有许多装满盛有活鸭、活鸡笼子的大小车辆,活鸭、活鸡的数量很多,人们正有序忙碌着。该批发市场的刘老板性格爽直,主动向我们介绍道,应天路家特禽批发市场是南京最大的家禽批发市场,收取市场管理费为家禽交易值的2%,并负责收购当天没有交易完成的家禽。正常情况下,该批发市场鸭的交易量约占南京市区活禽交易总量的1/3,鸡占2/3,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于2002年8月20日由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分总则;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共六章三十八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一次提出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响应党的号召,服务于农村和农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中牧股份作为中国畜牧行业的龙头企业,肩负着发展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中牧股份第二党支部坚持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为余业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中牧股份2004江苏(海安)科技行活动,本次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较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草坪蘑菇圈病原菌拮抗生防菌剂的优化参数,本研究以拮抗蘑菇圈病原-肉褐麟小伞菌(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P01为目的菌,对其分别进行液、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类型及初始pH等条件,对最佳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物料、外源养分、发酵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最佳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条件下,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菌丝体干重含量最高,而在青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CSE)中有效菌数最高,且该发酵液对蘑菇圈病原的抑菌效果最佳,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最佳发酵条件为30℃、5d;在固态发酵条件下,最适发酵培养物料为经浸提法去营养化的青秸秆粉,外源添加养分为料水比1∶50的青秸秆粉浸提液,最适发酵条件为33℃、9d。以上优化参数为草坪蘑菇圈生防菌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杂交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杂交构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以构树叶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构树叶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3次平行验证;以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构树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构树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B) > 液料比(A) > 超声温度(D) > 超声时间(C),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在液料比为70:1、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50 ℃的条件下,构树叶多酚的得率最大,为13.62 mg/g,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构树叶多酚可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并且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达到与维生素C相当的水平。综上,试验建立的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证明构树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构树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构树叶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  相似文献   
9.
李泓达 《山东饲料》2013,(3):36+141
IPv6即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针对当前广泛应用的IPv4协议而设计的一种新的IP协议,是由IETF设计的。IPv6解决了IPv4的地址空间不足这一问题,同时提高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目前,IPv6替代IPv4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几种协议分析在IPv6中的应用,并将这些分析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构成了新的IPv6入侵检测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0.
分析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桃金娘科(Myrtaceae)伞房属(Corymbia) 4个树种/亚种在广东省乐昌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0 a生时,4个树种/亚种生长量最大的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其次是斑皮柠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 ssp. variegata)、柠檬桉(Corymbia citriodora ssp. citriodora)和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067 4、0059 0、0054 1和0034 1 m3;与8 a生时比较,4个树种/亚种在10 a生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材积增长均在67%以上,其中斑皮桉的材积增长率高达145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组Ⅰ,柠檬桉和大叶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种源间胸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树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在试验组Ⅱ,斑皮柠檬桉和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单株材积高于对照为选择目标,选出大叶斑皮桉2个种源2个家系,斑皮柠檬桉5个种源11个家系,共计7个种源13个家系,分别占参试种源和家系总数的389%和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