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是一种高抗逆的多年生高山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分子及生理抗逆响应机制。磷脂水解酶磷脂酶D (PLD)是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酶。以高山离子芥愈伤组织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分光光度计法,优化磷脂酶D活性测定体系,建立了在25℃反应温度条件下,200 μL反应体系中,膜蛋白的含量35 μg、反应时间30 min、pH为7.0的缓冲液系统最适合高山离子芥愈伤组织磷脂酶D活性测定体系,分析表明不同膜结合态磷脂酶D的酶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磷脂酶D在高山离子芥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性打搅行为是指非人灵长类社群内非交配个体对正在发生性行为个体的干扰行为,该行为在非人灵长类中普遍存在,通过综述目前已知的36种非灵长类的性打搅行为的报道,探讨性打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性打搅行为具有更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种间的性打搅的方式不同、同时受到社会结构和婚配制度的影响;在种内受到性别、年龄、等级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川金丝猴性打搅的研究结果,从性打搅的类型、被打搅的反应、性打搅的功能以及相关假说等方面入手,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生殖行为学研究者启发思路,推动本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蜡状芽孢杆菌TS-02防治草莓白粉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冲  王程亮  张潞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98-3298,3300
在室外条件下进行了蜡状芽孢杆菌TS-02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效试验,并在室内条件下探讨了其防病机理.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TS-02可以防治草莓白粉病,活菌数大于3×107CFU/ml可达到理想的效果.抑制作用是活菌和菌分泌的抑菌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活菌的作用更强;蜡状芽孢杆菌可抑制白粉病菌的定殖,从而达到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性信息素诱集法与赶蛾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诱集与人工赶蛾2种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性信素诱集法监测的稻纵卷叶螟蛾高峰与赶蛾法相比,具有峰次多、高峰明显的特点,同时高峰出现的时间与赶蛾法比较吻合。因此,性诱法可以作为稻纵卷叶螟一种常规监测方法,与赶蛾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提高纵卷叶螟预测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群居的个体能够更好的躲避天敌的捕食,增强与同种其它种群的资源竞争,增加生殖机会与生殖成功率,使信息在个体之间顺畅的交流等。但是群内个体又会在有限的资源下产生群内的个体竞争,从而引起动物群的分裂,失去群居的利益。为了保持动物群的聚合力,当动物群内出现冲突时,需要在群内个体间形成协调各种冲突以及在群内达成共识的机制。依据动物社群组成的不同,领导力机制和自组织机制是协调群内冲突,形成一致决策和联合决策的两种主要机制。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动物群内共同决策的类型,群内冲突的协调机制,共同决策的制定过程,比较了信息因素与利益因素在共同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旨在藉此推进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展, 为群居动物社会与行为生态学研究者启发思路,并为保护群居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桃树枝枯病孢子传播规律和孢子传播与枝枯病发生的联系,于2016年进行孢子捕捉试验。结果表明,春季3月中旬~4月中旬孢子释放量达到高峰,并向两边递减;秋季10月只能在田间捕捉到零星的病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7.
在宜兴市万石镇开展了水稻不同锌肥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锌含量 1.9mg/kg 的情况下,水稻增施锌肥对株高、穗数、千粒重等影响不明显,对增加每穗实粒数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不同锌肥用量下,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实际产量增幅在1.46%~9.27%之间,以施 用11.25kg/hm2锌肥所获得的产量和净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8.
用10%甲磺隆可湿性粉剂、10%草甘膦水剂、20%使它隆乳油(氟草定)等3种药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防除试验。确定3种药剂在生产中防除拿大一枝黄花的适宜剂量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相关试验探索。结果表明,利用性诱防治、释放天敌与化学药剂防治技术配套应用,可以显著控制梨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并可以减少化学农药施药的次数,对果品质量和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主分离的芽孢杆菌菌株TS01和15种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迟缓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泛酸枝芽孢杆菌)模式菌种进行ARDRA分析。采用16S rDNA通用引物16S-27和16S-1525进行PCR扩增,16S rDNA扩增片段经六种限制性酶(Alu I、Taq I、Mse I、Bst UI、Hha I和Tsp509 I)酶切电泳,获得了TS01菌株的特征性ARDRA指纹图谱。ARDRA图谱通过GelcomparⅡ软件进行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菌株TS01和地衣芽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ARDRA分析鉴定结果与实验室前期菌株TS01形态、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一致,TS01是一株地衣芽孢杆菌菌株,从而证明ARDRA技术在菌种水平上对芽孢杆菌TS01进行鉴别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