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研究了300 mg/L多效唑处理后四季花龙眼冬梢结果母枝顶芽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00 mg/L多效唑处理和对照顶花芽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花序抽穗期含量升高;玉米素(ZRs)含量一直保持快速增加;300 mg/L多效唑处理脱落酸(ABA)含量呈波浪式升高;300 mg/L多效唑处理顶花芽IAA含量一直明显低于对照,ZRs及ABA含量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结果母枝顶芽中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升高有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
马拉巴栗种子发育中可溶性糖变化与种子脱水耐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马拉巴栗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形成与可溶性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的马拉巴栗种子和离体胚为试材,观测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以及种子和离体胚的脱水耐性变化。【结果】开花后30~70 d是种子最快膨胀期,花后50 d开始形成脱水耐性,50~70 d种子脱水耐性逐渐增强,70 d种子脱水耐性最强,80 d脱水耐性转而下降,完全成熟时(90 d)再轻微上升,其脱水耐性的强弱顺序为:70 d>90 d>80 d>60 d>50 d,离体胚的脱水耐性与种子的情况相似,其脱水耐性顺序为:70 d>80 d>90 d>60 d>50 d>40 d。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初期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含量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蔗糖和麦芽糖含量从开花40 d后急剧增加,寡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花后50 d形成,并一直保持较高含量,其中,蔗糖和水苏糖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开花后70 d。在种子发育中,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的比例一直下降,90 d时两者比值达到最低,此时寡糖含量也略有下降,寡糖/蔗糖比值达到最高,推测80 d后种子可能由发育状态转入萌发状态。【结论】马拉巴栗种子脱水耐性与种子发育时期有关,棉籽糖和水苏糖是影响种子脱水耐性形成的重要因子,种子脱水耐性强弱与棉籽糖和水苏糖等非还原性糖的含量及还原性糖/非还原性糖比值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