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柞蚕蛹在非产区的人工规模培育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解决好柞蚕蛹的运输前提下,运用家蚕蛹虫草成熟的培育技术,完全可以在非产区实现规模培育,而且,在培育工艺方面,主要是培育容器和培育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JAK激酶HOP是JAK/STAT信号途径的重要组成成员,在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家蚕的JAK/STAT途径,通过RT-PCR克隆家蚕的hop基因(Bmhop)的c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Bmhop开放读码框为1 924 bp,编码638个氨基酸残基;结构分析结果显示:BmHOP具CRD_FZ、Kringle、转膜区域和PKc超家族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TyrKc,每个结构域均可形成特定的三级结构;基于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Bmhop在家蚕5龄第3天的睾丸、卵巢、头部、脂肪体、中肠、马氏管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基于TyrKc结构域序列的进化分析指出:昆虫HOP并不完全按物种聚类,BmHOP单独形成1个分枝,HOP在进化过程有TyrKc结构域扩增和TyrKc结构域组合事件发生.本研究结果为探讨BmHOP在JAK/STAT信号途径中的作用方式以及hop基因进化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呼肠孤病毒科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通过RT-PCR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苏州株(BmCPV-suzhou)的S2片段进行了分段克隆,对各克隆的测序结果进行拼接,获得了S2片段的全长序列.分析显示,BmCPV-suzhou S2片段的全长为3 854 bp(GenBank登录号:CQ924586),含有1个3 678 bp的编码RDR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分别在5′和3′端发现了保守序列AGUAA和GUUAGCC.RDRP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BmCPV-suzhou与BmCPV-china、BmCPV-1、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CPV-1(LdCPV-1)、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CPV-1(DpCPV-1)、舞毒蛾CPV-14(LdCPV-14)、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CPV-14(HaCPV-14)的相似性分别为99%、97%、94%、94%、54%、55%.基于RDR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mCPV的不同株系与LdCPV-1、DpCPV-1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感染发病的美洲鲥肝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及PCR鉴定,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用该菌株接种健康美洲鲥,鉴定其致病力,从人工感染5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鲥发现,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试验鱼在感染后72 h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鱼症状一致。进一步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维氏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吩三种药物极为敏感,对红霉素、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链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已公布的罗氏沼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28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从疑似患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提取总DNA,并以此为模板,经PCR扩增、克隆并测序后将该片段通过GenBank比对,证实为WSSV的VP28基因;与20个已公布的WSSV VP28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从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波纹龙虾提取的病毒株聚为一类,印度对虾WSSV VP28为另一类,罗氏沼虾WSSV VP28又单独为一类。根据测序结果推测VP28蛋白的二级结构在氨基酸的7~29区间可能为跨膜螺旋区,且该区域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7.
家蚕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蚕蛹虫草[Cordceps militaris(L.)Link]又称北冬虫夏草,是一种潜在的中药和具有滋补作用保健营养品.其有效活性成分虫草多糖(CMPS)被认为是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可激活肌体的免疫活性细胞,虫草多糖的纯化为其功能、性质的研究提供材料,为虫草多糖的规模提取提供依据及产品的深度开发(例虫草多糖注射针剂)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8.
贡成良  张传溪 《蚕业科学》1998,24(3):162-169
将pGEX-3X中由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编码的26kD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Sj26和凝血因子Xa凝血酶位点引入到BacPAK8构建了融合表达杆状病毒转移载体BacSj26;将28kD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通过PCR突变消除终止密码后,引入BacPAK8构建了融合表达转移载体BacGST28。将P(MFHT)中的6×His序列克隆进BacPAK8,从而构建了6×His融合表达转移载体BacHis。这些融合表达转移载体的构建,为表达产物的一步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 (BmNPVsu)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BmNPVsup35编码序列为 897nt,编码 2 98aa。同源性分析表明 :BmNPVsup35与BmNPVT3、AcNPV、SlNPV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 99.5%、95.1 %、89.3%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 98.7%、89.4 %、76.4 % ,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mNPVT3中位的N14 6、S2 0 2 、E2 0 4 、K2 4 4 ,在BmNPVsu中分别被G、N、Q、N取代 ,BmNPVT3中S2 2 2 ,在BmNPVsuP35中发生了缺失。推测BmNPVsuP35蛋白的功能及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与BmNPVT3P35蛋白的相似  相似文献   
10.
2龄起蚕人工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后,进行药物治疗,结果表明,同样浓度的TALL的治疗效果优于多菌灵,用乳化剂801复配后的TAAL,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同治疗时期复配TALL的疗效明显不同,感染后72小时施行治疗则体现不出治疗作用。5龄起蚕感染微孢子后,用复配TAAL进行治疗,其母蛾带毒率降低30%左右。4龄起每日添食复配TAAL对原蚕的生长发育、茧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