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629篇
林业   1445篇
农学   932篇
基础科学   1253篇
  834篇
综合类   6071篇
农作物   778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3211篇
园艺   1572篇
植物保护   531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27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1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同时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相关宿主基因,最后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从黄芪筛选出的17个潜在活性成分中,有14个潜在活性成分共计65个基因靶点与PRRS相关宿主基因交叉,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潜在活性成分可能对治疗PRRS有重要作用,TNF、IL8、TP53、IL6、IL10、IL1B、JUN等45个蛋白靶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此外,黄芪治疗PRRS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外间隙和胞浆等组分,并可能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相关。本研究为临床应用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PRRS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富含巯基的低分子量蛋白,在植物的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甘蔗热带种Badila组培苗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CdCl2、ZnSO4和CuCl2水溶液培养条件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其对上述3种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与富集能力。继而克隆了ScMT1(登录号为KJ504373)、ScMT2-1-5(登录号为MH191346)和ScMT3(登录号为KJ5043704)3个金属硫蛋白家族基因,它们分别属于植物MT亚家族中的MT1、MT2和MT3型基因。ScMT1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28 bp,编码75个氨基酸;ScMT2-1-5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ORF长246 bp,编码81个氨基酸;ScMT3含有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ORF长198 bp,编码65个氨基酸。RT-qPCR显示,Cd2+胁迫下,在甘蔗地上部和地下部,ScMT2-1-5均连续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1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ScMT3在地上部的上调应答出现延迟,在地下部呈“扬-抑”趋势,提示甘蔗响应Cd^2+胁迫过程中ScMT2-1-5起更积极的作用,ScMT1参与胁迫后期的分子响应,而ScMT3不起主导作用。Cu^2+胁迫下,地上部ScMT1连续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和ScMT3呈总体上调的表达趋势;地下部,ScMT1和ScMT2-1-5的上调表答均出现延迟,仅在胁迫后期显著上调表达,而ScMT3仅在胁迫前期显著上调表达。该结果提示了ScMT1、ScMT2-1-5和ScMT3在Cu2+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协作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地上部的胁迫响应,其中ScMT1起更积极的作用;此外三者还先后参与了地下部对Cu^2+胁迫的分子响应。Zn^2+胁迫下,ScMT1和ScMT3分别仅在地上部和地下部显著上调表达;ScMT2-1-5在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呈“扬-抑”的应答趋势;提示了在甘蔗响应Cd^2+胁迫应答过程中ScMT1和ScMT3分别在地上部和地下部起主要作用,ScMT2-1-5参与了胁迫前期的分子响应。ScMT1、ScMT2-1-5和ScMT3在甘蔗不同组织中及在重金属(Cd^2+、Zn^2+或Cu^2+)不同累积水平下呈现出相似或互补的应答特性,提示上述甘蔗MT家族不同成员在重金属解毒及细胞氧化还原调控等方面产生了功能分化,且三者在应对过量Cd^2+、Zn^2+或Cu^2+对甘蔗组织造成伤害的过程中存在时空上的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深入理解多倍体植物甘蔗中MT家族各成员基因在重金属耐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兰吐蕊,人勤春早。这几天,一股温暖的季风拂面而来,希望的田野上处处勃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各地迎来了春耕备耕的时节。春耕在即,山东莱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隔空授课”、派遣“机械部队”、运用“智慧农机”积极开展科技备耕,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春耕备播不耽搁。  相似文献   
4.
来青轩在香山公园香山寺下院,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来青轩是香山慈幼院建院初期的男校中学生、职业生的校舍。由多个硬山建筑组合而成的一组院落式建筑群。明万历二十八年,万历皇帝祭陵归来,见此轩之匾额后,遂书"来青轩"三个大字。目前来青轩遗址尚存部分单体建筑,其建筑院落的形式及格局仍可分辨。现用作民工临时居住用房。通过实地调研,测量数据并分析现状遗址,参考清朝古建筑营造则例有关书籍《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等以及古画,古迹中的记载,参考同时期建造的古建筑。实现来青轩的复原设计。  相似文献   
5.
位于西湖东岸的原政治部机关营院环境整治工程从设计之初到完成施工,仅用了4个月,是西湖边目前唯一的国防教育主题文化园,也是G20众多改造项目中的代表作,意义重大。本文从设计和细节把握等方面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  相似文献   
6.
7.
为适应市场对优质、长果、多抗、专用型的鲜食线椒品种需求,2011年秋以SR1301为父本、SR908为母本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苏润001,于2018年4月23日获得了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证书编号为(2018)320462。该品种平均株高100 cm,株幅87 cm,鲜椒单果质量24 g,果长32 cm,果宽1.8 cm,肉厚0.2 cm;2018年生产试验前期平均产量为26 553.2 kg/hm~2,比对照8819线椒增产34.5%,总产量为64 918.8 kg/hm~2,比对照8819线椒增产33.3%,产量突出。2015-2018年试验中,苏润001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平均病情指数依次为3.3、7.1、7.2,比对照8819线椒分别减少24.9%、12.3%、17.0%,适合贵州省春秋保护地及露地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8.
γ-戊内酯是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一种潜力巨大的平台化合物,它既可转化为高密度燃料、相关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高价值化学品,也可作为绿色溶剂促进木质生物质向其他高值方向转化。在化石能源日益紧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对γ-戊内酯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产量低、除杂难等经济环保类问题需要解决。基于γ-戊内酯研究的最新进展,从γ-戊内酯的制备与应用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综述了生物质催化生产γ-戊内酯的研究进展,说明不同底物生产γ-戊内酯的理论基础与优缺点,并以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为界,分类讨论了多种用于合成γ-戊内酯的催化剂。最后,结合γ-戊内酯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探索了γ-戊内酯与其他相关有机物之间的制备关系,为γ-戊内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司智陟 《养猪》2020,(1):6-7
1我国生猪产品进口增加较多,贸易逆差扩大2019年,我国生猪产品进口增加较多,逆差增加。截至10月份,生猪产品贸易逆差41.0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8.95亿美元(图1)。逆差主要来自于猪肉和猪杂。生猪产品出口量18.02万吨,同比减32.2%,出口额6.58亿美元,同比减25.5%;进口量244.76万吨,同比增33.7%,进口额47.59亿美元,同比增54.1%。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异地引种与流通频繁,以及各种应激因素增多,免疫抑制率较高,导致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呈高发态势,对仔猪群健康危害日趋严重。因此,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应激因素,增强自身抵抗力,防止其他病毒、细菌的混合、继发或诱发感染,对于控制该病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