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节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高产抗病,肉质清甜,嫩瓜和老熟瓜均可食用,老熟瓜耐贮性好,室温下即可贮藏2~3个月,与目前国内蔬菜贮藏保鲜常用的低温贮藏法相比,成本低、操作方便、保鲜期长。本试验研究了节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水分、可溶性糖、VC含量及风味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出节瓜常温贮藏的最佳贮藏期限。1材料与方法以广西主栽节瓜品种桂优1号(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粉皮类型)为试材,2003年2月20日定植,7月4日采收,取花后50d(天)无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老熟瓜40个,自然温度下置于通风室内架贮。在贮架上铺1层纸板,把瓜平放在架上,堆放2层,贮藏期间不进行…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西北地区东部(95°E~112°E,32°N~41°N)104个测站1960~2000历年夏季(6~8月)降水日数资料为基础,通过EOF和REOF等分析方法,研究夏季降水日数时空分布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多年平均降水日数的地区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沿祁连山山脉存在一个降水日数较多中心区域,并且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呈增多趋势。降水日数的空间异常主要表现为一致性异常和南北相反异常两种类型。根据REOF方法可将西北区东部分为5个不同降水日数气候区,即甘肃中东部及河套区、渭水流域区、河西走廊区、青海高原北部区、青海南部区和四川北部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呈现减少的趋势。冬季(或夏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偏强,甘肃河西及祁连山地区、宁夏南部等地夏季降水偏多(或少),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渭水流域夏季降水日数偏少(或偏多)。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芨芨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芨芨草叶片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芨芨草叶片光合速率日进程受环境影响,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6、7月呈双峰曲线,8月和9月,光合速率则呈单峰曲线;芨芨草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进程在整个生育期内基本上呈单峰曲线。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对芨芨草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不同,而在整个生育期它们三者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丰蜜3号厚皮甜瓜是以自交系M3为母本、自交系006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短椭圆形厚皮甜瓜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发育期30-35d。单果重1.4kg左右,每667m2产量约2200kg。皮色浅黄,覆10条浅绿色纵沟,果面具细网纹;果肉白色,肉厚约3.5cm,肉质结实稍脆,味清香,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左右。  相似文献   
5.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陕西省78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无降水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极端无雨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为16~45 d,最少是夏季,为8~14 d;冬、春季节的高值中心出现在陕北北部、关中的东部,冬季陕北北部达43 d以上,夏季高值中心出现在关中的东部,为11~13 d;冬、春旱陕北最多,关中次之,陕南较少,夏、秋旱关中最多,陕北次之,陕南较少;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四季极端无降水日数事件的步调基本一致,不同季节的天气系统对陕西各区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阶段性;近50 a来夏季和秋季表现为持续增多趋势,冬季和春季有部分站点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陕北局部、陕南局部干期日数增多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材,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对苦瓜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用量为1.2—1.6mmol/L,dNTPs浓度为0.2mmol/L,引物的浓度为0.25μmol/L,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u,模板DNA的用量为30~50ng,在46.4—51.7℃的退火温度下3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相似文献   
8.
我区蔬菜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产业在广西种植业中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文章综述当前广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广西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EM活菌水剂、粉剂等,对甘蔗进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剂比对照(不施用菌剂)出苗率提高3.2%~5.9%,对构成甘蔗产量的有效茎数、株高、茎径等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甘蔗产量5100~9400㎏/hm2,增产7.3%~13.5%。锤度比CK增0.27%~1.12%。从经济效益分析看,菌剂浸种、菌剂稀释喷种、菌剂拌肥处理比对照分别增3312、2376、2370元/hm2。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菌剂浸种的方法;在缺少水源的旱坡地,可用菌剂稀释喷种或菌剂拌肥的方法,在甘蔗上推广应用EM活菌制剂。  相似文献   
10.
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评价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重要数量性状,为甘蔗育种中性状选择提供参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1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甘蔗9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糖分因子、茎径-叶因子、茎数-叶因子和株高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4.42%,糖分因子为第一主成分,茎径与茎数之间互有较大的负效应,株高因子则较为独立。聚类分析表明111份桂糖甘蔗种质资源可以分为高糖类群(含3个亚类)和低糖类群(含2个亚类),高糖类群以年代较近的材料为主,低糖类群以年代较远的材料为主。糖分性状在甘蔗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糖料蔗育种中实生苗选择时建议以锤度为主,注重株高和有效茎数,茎径以中至中大茎为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广西甘蔗育种者非常注重糖分性状的改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