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林业   366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180篇
  404篇
综合类   1912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607篇
园艺   251篇
植物保护   27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施用农药,现有的大多数农药剂型需要加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后再施用。近年,我国农业航空迅速发展,对农业航空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系统总结了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类型以及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特点,通过对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研究发展概况分析,阐明了国内农药自动混药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农药混药装置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乙酰羟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植物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羟酸合酶(AHAS)抑制剂类除草剂已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然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部分敏感农作物产生药害,因此创制对不同类别除草剂具有抗性的一系列作物新品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AHA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类别与特点、AHAS靶酶的特性及其在支链氨基酸合成中的作用、除草剂的靶标抗性与非靶标抗性机制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以期为农作物除草剂抗性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相似文献   
6.
麻类纤维在非织造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麻类纤维在我国非织造行业新用途的开发和拓展,对麻类纤维在非织造领域的利用符合国家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对使用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和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各国都在进行研究 ,许多国家对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采用立法控制。而中草药由于没有化学合成药物和抗生素的各种弊端 ,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天然中草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瑰宝 ,既无抗药性和耐药性 ,也无药害残留并有营养和药用的双重作用 ;既可防治疾病 ,又能够提高生产性能 ,不但能直接抑菌 ,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抗菌作用 ,是大有前途的畜禽饲料添加剂。1 分类根据中草药添加剂作用的差异 ,可将其分为营养性…  相似文献   
8.
以氨基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Co^2 ,Pb^2 盐为催干剂合成了阴极电泳漆,并对膜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阴极电泳涂料在PH值为6-7、电泳时间2min的条件下。加入不同的催干剂,在不同的烘干温度下,得到性能不同的漆膜。经过膝膜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钴和铅复合催化剂,在160℃左右烘干20min,可得到完全固化,硬度较高、耐潮、耐盐、耐酸碱性较好的漆膜。  相似文献   
9.
贮藏期间福桔果皮细胞始终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细胞生长的养分主要通过维管束向果肉吸取,因而促进果肉衰老,形成枯水.枯水果实在贮藏早期就发现果皮细胞层和油腔分泌细胞无丝分裂旺盛,双核细胞多,果皮增厚多.严重枯水时,果皮细胞还具细胞核、线粒体、有色体等超微结构,未枯水果实细胞分裂少见.经预贮后贮藏的果实,由于中断了果皮组织与维管束的联系,果皮细胞生长受抑制,果肉水分、养分消耗少,枯水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且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固然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等先天不利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